[发明专利]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52738.1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9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吉住健辅;及川欣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4B37/18 | 分类号: | G04B37/18;G04G17/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何欣亭;吕传奇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 ||
1.一种电子设备,具有:框体,其具有透光构件;以及显示装置,
所述透光构件部分弯曲,
所述显示装置以沿着所述透光构件弯曲的区域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框体的内部,
其中,
所述显示装置具有:第一半导体层;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上的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上的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上的第二半导体层;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上的第四绝缘层;所述第四绝缘层上的第三导电层;所述第三导电层上的第五绝缘层;所述第五绝缘层上的第四导电层;所述第四导电层上的第六绝缘层;以及所述第六绝缘层上的第五导电层,
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具有第一晶体管的沟道形成区,
所述第一绝缘层作为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绝缘层发挥功能,
所述第一导电层作为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极发挥功能,
所述第二绝缘层作为第一层间绝缘层发挥功能,
所述第二导电层具有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或漏极电连接、且作为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栅极电极发挥功能的区域,
所述第三绝缘层作为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栅极绝缘层发挥功能,
所述第二半导体层具有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沟道形成区,
所述第四绝缘层作为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栅极绝缘层发挥功能,
所述第三导电层作为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栅极电极发挥功能,
所述第五绝缘层作为第二层间绝缘层发挥功能,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或漏极经由所述第四导电层与所述第五导电层电连接,
所述第五导电层作为发光元件的像素电极发挥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第三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第二半导体层具有氧化物半导体。
4.一种电子设备,具有框体,
所述框体具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一表带安装部以及第二表带安装部,
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框体的正面,并具有显示图像的功能,
所述第二部分具有显示图像的功能,
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具有透光构件,
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表带安装部以及所述第二表带安装部分别位于所述框体的侧面,
所述第一表带安装部位于从所述框体的正面一侧看位于上侧的所述侧面,
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表带安装部位于从所述框体的正面一侧看位于下侧的所述侧面,
其中,
在所述框体内具有与所述第一部分重叠的显示面板,
所述显示面板具有第一衬底、第二衬底、液晶元件、发光元件及绝缘层,
所述液晶元件位于所述第二衬底与所述绝缘层之间,
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绝缘层之间,
所述液晶元件具有将光反射到所述第二衬底一侧的功能,
所述发光元件具有向所述第二衬底一侧发射光的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发光元件与晶体管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晶体管具有氧化物半导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在所述框体内具有与所述第二部分重叠的显示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27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陶瓷艺术品展示用的旋转式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