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商用车的冷却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52493.2 | 申请日: | 2022-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4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汤亮;王秋宇;邹益美;李依君;杨青;张晶飞;牟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0 | 分类号: | B60K11/00;B60K11/04;F02B29/04;F16F15/08 |
代理公司: | 湖北竟弘律师事务所 42230 | 代理人: | 沈莉 |
地址: | 44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商用 冷却 模块 | ||
1.一种用于商用车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冷器(100),所述中冷器(100)的进气室(120)和出气室(110)上均设有第一减震机构(140)和第二减震机构(150),所述第一减震机构(140)位于进气室(120)和出气室(110)的上方以将中冷器(100)连接在车架纵梁上,所述第二减震机构(150)位于进气室(120)和出气室(110)的下方以将中冷器(100)连接在前下防护支架上;
散热器(200),所述散热器(200)包括散热器芯体(210)、上水室(220)、下水室(230),以及固定位于散热器芯体(210)左右两侧的芯体侧板(240),所述上水室(220)、下水室(230)和芯体侧板(240)上均设有连接护风罩(300)的固定点(222),所述上水室(220)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中冷器(100)的安装孔(221),所述下水室(230)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中冷器(100)的定位销(231);
护风罩(300),所述护风罩(300)包括矩形护风壳(310)和圆形护风圈(320),所述矩形护风壳(310)和圆形护风圈(320)之间通过口径逐步缩小的锥管(330)连接,所述矩形护风壳(310)与上水室(220)、下水室(230)和芯体侧板(240)的固定点(22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商用车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减震机构(140)包括第一弯板(141)和减震垫,所述第一弯板(141)包括连接进气室(120)或出气室(110)的第一折边,以及连接车架纵梁的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组成“L”形结构;
所述减震垫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折边顶部的上减震垫(142),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折边底部的下减震垫(143),所述上减震垫(142)、第二折边和下减震垫(143)之间通过双头螺杆(144)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商用车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减震机构(150)包括第二弯板(151)和橡胶减震器(152),所述第二弯板(151)包括连接橡胶减震器(152)的第三折边,以及连接前下防护支架的第四折边,所述第三折边和第四折边组成“L”形结构;
所述橡胶减震器(152)包括一端开口的衬套外管(153)和一端开口的衬套内管(154),所述衬套内管(154)位于衬套外管(153)内且相互同轴设置,所述衬套外管(153)与衬套内管(154)之间通过硫化橡胶(155)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商用车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套外管(153)上远离衬套内管(154)的一端设有连接第三折边的第一螺杆(157),所述衬套内管(154)上远离衬套外管(153)的一端设有连接进气室(120)或出气室(110)的第二螺杆(156);
所述衬套外管(153)的直径大于衬套内管(154)的直径,且衬套外管(153)与衬套内管(154)之间形成环形间隙,所述硫化橡胶(155)靠近衬套内管(154)的一端开设有供衬套内管(154)径向运动的环形槽(15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商用车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室(120)和出气室(110)的顶部均设有连接上水室(220)的上安装板(111),所述进气室(120)和出气室(110)的底部均设有坐落所述下水室(230)的下支架(113),所述下支架(113)上设有穿入所述定位销(231)的定位孔;
所述定位销(231)上套设有柔性连接下水室(230)和下支架(113)的环形减震圈(232),所述环形减震圈(232)包括位于所述定位孔内的定位圈,以及位于定位圈顶部的减震圈,所述减震圈夹持在下水室(230)和下支架(113)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24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