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电缆排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52292.2 | 申请日: | 2022-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0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勇为 |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2;G01N29/27;G01N29/32;B08B5/02;B08B7/00;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电缆 排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排查方法,该排查方法采用如下高压电缆排查仪,该高压电缆排查仪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超声波排查机与收线机构,所述超声波排查机的内部设置有电缆传导平台,所述超声波排查机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入口槽,两个入口槽均设置有检测电缆,所述超声波排查机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导组件,用于检测电缆的稳定传导,所述超声波排查机的顶面内壁上设置有磁力清刷组件与扰流组件;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有驱动组件与磁力清刷组件,通过联动组件的设计,实现了缆线传导过程中的磁性除杂功能,从而稳定提高后续排查结果的精准度,避免对于排查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缆排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电缆排查方法。
背景技术
电缆是电力行业中最为基础的结构之一,电缆是用于电力输送的缆线,电缆一般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电缆根据其应用场景的不同,其也具有不同的分类,主要包括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等等,为了保证电缆的安全使用,需要在投入使用前,对于电缆进行排查,以免不良电缆投入使用而造成一些电力事故。
现如今的基于电力安全的高压电缆排查仪一般通过超声波对于电缆的内部进行检查,若检测到电缆内部有损伤或者异样,排查仪会发出警报,从而完成排查,由于采用超声波检测,若电缆的外部有一些磁性物质,会对于检测精度产生影响,造成排查结果的不准确,为了解决此问题,亟待需要一种高压电缆排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如今的基于电力安全的高压电缆排查仪一般通过超声波对于电缆的内部进行检查,若检测到电缆内部有损伤或者异样,排查仪会发出警报,从而完成排查,由于采用超声波检测,若电缆的外部有一些磁性物质,会对于检测精度产生影响,造成排查结果的不准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压电缆排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电缆排查方法,该排查方法采用如下高压电缆排查仪,该高压电缆排查仪包括底座、超声波排查机和收线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超声波排查机与收线机构。
使用上述高压电缆排查仪进行电缆排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送入电缆:在对于电缆进行排查时,将检测电缆通过两个入口槽送入超声波排查机的电缆传导平台上;
S2、电缆移位:开启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传导组件转动,传导组件的第一导线导辊与第二导线导辊将电缆在电缆传导平台上向内侧传导,半齿轮同步转动,可带动啮合齿板位移,驱动螺柱同步位移,当半齿轮与啮合齿板脱离啮合时,啮合齿板可在压力弹簧作用下复位,驱动螺柱同步复位,实现驱动螺柱的往复运动;
S3、触扫电缆:由于驱动螺柱与磁力清刷组件的螺纹外筒之间具有螺纹连接关系,则可带动螺纹外筒往复转动,磁力刷同步往复摆动,实现对于检测电缆的触扫,在此过程中,可将检测电缆外部的一些磁力杂质吸附;
S4、降温除尘:在驱动螺柱往复运动时,由于驱动螺柱与螺纹转筒也具有螺纹连接关系,则螺纹转筒也会被驱动转动,带动风叶同步转动,使风筒产生流动气流,流动气流通过导流内槽飞速流动,提高空气流速,通过风孔送出,送出的气流不仅能够对于检测设备进行良好的降温,还可对于装置内或者检测电缆上的一些杂尘吹落;
S5、回收电缆:超声波检测仪对于检测电缆进行内部排查,检测中,开启收线电机带动收线辊转动,排查后的检测电缆均被回收至收线辊上;
S6、调速增效:随着对于检测电缆的回收量的增多,检测电缆的绕线厚度会逐步提升,增加的绕线厚度可与导线辊触碰,导线辊受压后使移动组件向下位移,移动组件的侧齿条可带动调速组件的调速齿轮转动,可使调速旋钮自动发生旋转,从而自动降低收线电机与驱动电机的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勇为,未经李勇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22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