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粉煤气化装置的实时生产指标监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48950.0 | 申请日: | 202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5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李淳;孟影子;刘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碳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合肥锦辉利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0 | 代理人: | 王利利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北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粉煤 气化 装置 实时 生产指标 监管 系统 | ||
1.一种用于粉煤气化装置的实时生产指标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参数获取监管单元、危害类型划分单元、事故综合分析单元以及危害影响分析单元;
粉煤气化装置开始运行后,服务器生成故障综合分析信号并将故障综合分析信号发送至事故综合分析单元,事故综合分析单元接收到事故综合分析信号后,对粉煤气化装置历史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通过事故分析将对应故障事件划分为不可控故障事件和可控故障事件,并将不可控故障事件和可控故障事件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不可控故障事件和可控故障事件后,将不可控故障事件作为分析主体,通过危害类型划分单元将对应不可控故障事件进行分析,根据危害类型分析获取到监控对象和实时监控数据,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生成危害影响分析信号并将危害影响分析信号发送至危害影响分析单元,危害影响分析单元接收到危害影响分析信号后,将对应不可控故障事件的危害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危害影响分析获取到优先监测数据和次监测数据,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通过参数获取监管单元将对应粉煤气化装置生产指标进行数据筛选,通过数据筛选进行生产监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粉煤气化装置的实时生产指标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事故综合分析单元的事故综合分析过程如下:
将粉煤气化装置历史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并将对应事故标记为故障事件,将各个故障事件进行分析,获取到故障事件对应故障发生的影响数据类型,并将故障事件对应故障发生的影响数据类型进行分析,若故障事件对应故障发生的影响数据类型数量超过对应类型数量阈值,则判定故障事件为多影响事件;若故障事件对应故障发生的影响数据类型数量未超过对应类型数量阈值,则判定故障事件为低影响事件;
针对故障事件的影响数据类型进行实时故障管控,并将实时故障管控的时间点进行采集且将其标记为管控时刻点,采集到历史运行过程中管控时刻点前时间段内故障事件的发生率以及管控时刻点后时间段内故障事件的发生率;
若历史运行过程中管控时刻点前时间段内故障事件的发生率超过管控时刻点后时间段内故障事件的发生率,且对应故障事件的发生率差值超过对应差值阈值,则判定对应故障事件的管控为有效管控,并将对应故障事件标记为有效管控事件;
若历史运行过程中管控时刻点前时间段内故障事件的发生率未超过管控时刻点后时间段内故障事件的发生率,或者对应故障事件的发生率差值未超过对应差值阈值,则判定对应故障事件的管控为无效管控,并将对应故障事件标记为无效管控事件;
若对应故障事件为有效管控事件且为多影响事件或者对应故障事件为有效管控事件且为少影响事件,则均将对应故障事件标记为可控故障事件;并将既为有效管控事件且为多影响事件的故障事件对应管控标记为高效管控,同时将其管控操作进行保存;
若对应故障事件为无效管控事件且为多影响事件,则将对应故障事件标记为不可控故障事件;若对应故障事件为无效管控事件且为少影响事件,则对应管控标记为低效率管控,并将其管控操作进行改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粉煤气化装置的实时生产指标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危害类型划分单元的危害类型划分过程如下:
将不可控故障事件进行分析,获取到历史运行时间段内不可控故障事件的诱导因素,并根据不可控故障事件的次数获取到各个诱导因素的占比,将占比最多的诱导因素标记为主诱导因素;获取到主诱导因素异常时刻的实时发生特征,将主诱导因素的实时发生特征进行分析,
若不同时刻的不可控故障事件中,实时发生特征存在一致,则判定对应主诱导因素受外界影响,同时将对应主诱导因素标记为外界影响因素,并将对应外界影响因素对应实时发生特征的对应数据标记为监控对象;
若不同时刻的不可控故障事件中,实时发生特征不存在一致,则判定对应主诱导因素受内在影响,同时将对应主诱导因素标记为内在影响因素,并将对应内在影响因素标记为实时监控数据;
将获取的监控对象和实时监控数据一同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监控对象和实时监控数据后将其转送至参数获取监管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碳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碳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89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