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风联动系统的控制方法、新风联动系统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48811.8 | 申请日: | 202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8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马振豪;荆涛;蔡泽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F24F11/61;F24F11/64;F24F11/72;F24F8/60;F24F12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陈敏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风 联动 系统 控制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属于家电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新风联动系统的控制方法、新风联动系统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空调新风系统、空调排气系统以及制氧机三者无法联动,从而无法实现自动化控制室内健身空气环境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将空调新风系统、空调排气系统以及制氧机联动起来作为新风联动系统,实时检测目标区域内的人员情况,人员情况至少包括人员数量,基于目标区域内的人员情况,控制新风联动系统执行第一开启操作。这样的设置能够根据健身房内的人员情况自动控制健身房内的空气环境,改善了健身环境,提高了健身效果,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电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新风联动系统的控制方法、新风联动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有了室内健身房或健身区域,但在进行室内有氧运动时,随着运动的加剧室内氧气会逐渐被消化、室内二氧化碳不断增加,空气环境质量下降从而不利于健身运动。虽然可以通过开启空调新风系统、空调排气系统以及制氧机改善室内的健身环境,但现有的空调新风系统、空调排气系统以及制氧机智能化程度都较低,无法使空调新风系统、空调排气系统以及制氧机联动起来,从而实现室内健身空气环境的自动化控制。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新风联动系统的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空调新风系统、空调排气系统以及制氧机三者无法联动,从而无法实现自动化控制室内健身空气环境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风联动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新风联动系统包括新风装置、排气装置以及制氧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检测目标区域内的人员情况,所述人员情况至少包括人员数量;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内的人员情况,控制所述新风联动系统执行第一开启操作。
在上述新风联动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区域内的人员情况,控制所述新风联动系统执行第一开启操作包括:
当所述人员数量大于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新风装置、所述排气装置以及所述制氧装置基于与所述人员数量对应的挡位开启。
在上述新风联动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实时检测目标区域内的人员情况包括:
实时检测所述目标区域内是否有人员进入以及实时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内人员数量;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区域内的人员情况,控制所述新风联动系统执行第一开启操作包括:
当所述目标区域有人员进入时,控制所述新风装置、所述排气装置以及所述制氧装置中至少一个进入第一倒计时开启,第一倒计时时长为第一时长;
获取所述第一倒计时完成时所述目标区域内人员数量,当所述目标区域内人员数量大于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新风装置、所述排气装置以及所述制氧装置基于与所述人员数量对应的挡位开启。
在上述新风联动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当所述目标区域内人员数量大于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新风装置、所述排气装置以及所述制氧装置基于与所述人员数量对应的挡位开启包括:
当所述目标区域内人员数量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新风装置以与所述人员数量对应的挡位立刻开启,所述排气装置和/或所述制氧装置以与所述人员数量对应的挡位立刻开启或进入第二倒计时开启,第二倒计时时长为第二时长;
获取所述第二倒计时完成时所述目标区域内人员数量,当第二倒计时完成时所述目标区域内人员数量大于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新风联动系统执行第二开启操作,否则,关闭所述新风装置、所述排气装置以及所述制氧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88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