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下穿既有输水隧洞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46454.1 | 申请日: | 202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7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肖时辉;周岳;史培新;李伟鹏;李学广;聂宏伟;张俊龙;王焕新;贾鹏蛟;娄平;阮晨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7/04 | 分类号: | E21B7/04;E21B7/20;E21B33/13;E21B17/00;E21B17/02;E21D9/04;E21D11/10;E21D11/00;F42D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徐芝强;肖明芳 |
地址: | 30035***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既有 输水 隧洞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隧道下穿既有输水隧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下穿输水隧道段拱顶钻孔成孔;
使用钻机对下穿输水隧道段拱顶处进行钻孔施工,钻孔完成后进行清孔验孔;
(2)管棚钢管支护:
步骤(1)每完成一个孔洞,便向该孔洞内顶进一根管棚钢管,随后向管棚钢管内注浆;
(3)超前小导管支护:
步骤(2)管棚施工完成后,在相邻两根管棚钢管之间钻孔,向已钻好的孔内插入超前小导管,并向超前小导管内进行注浆;
(4)爆破施工:
结合现场围岩条件,选择爆破施工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隧道下穿既有输水隧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拱顶钻孔成孔具体步骤包括:
S1.1:使用管棚钻机对隧道拱顶处进行钻孔施工;钻机开钻时,根据地质情况逐渐调整钻速及风压,并根据钻机钻进的状态判断成孔质量,及时处理钻进过程中出现的事故;钻进时产生坍孔、卡钻时,需补注浆后再钻进;
S1.2:清孔验孔,用钻杆配合钻头进行反复扫孔,清除浮渣,确保孔径、孔深符合要求,防止堵孔;成孔结束后,应及时用高压风从孔底向孔口清理钻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隧道下穿既有输水隧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管棚钢管(10)采用数节钢管无缝拼接而成,包括分节钢管(3)和无缝钢管(7),相邻的两根分节钢管(3)之间通过无缝钢管(7)连接;每根分节钢管(3)的长度为1.0~2.0m,管身上钻有第一注浆孔(4),以梅花型布置;管棚钢管(10)的尾部留有一段不钻孔的止浆段(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隧道下穿既有输水隧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节钢管(3)的连接端头(6)处,设置有外车丝扣(8);所述无缝钢管(7)的内部,设有内车丝扣(9),将分节钢管(3)的连接端头(6)插入无缝钢管(7)内,利用内、外丝扣间的作用将分节钢管(3)与无缝钢管(7)连接形成整根管棚钢管(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隧道下穿既有输水隧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棚钢管(10)内设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由主筋(11)和连接主筋(11)的固定环(12)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隧道下穿既有输水隧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棚钢管支护包括如下步骤:
S2.1:每钻完一个孔即使用管棚钻机顶进去一根管棚钢管;现场对分节钢管(6)进行编号,顶进一根对接一根,钢管安装到位后用高压风再一次清孔;
S2.2:管棚钢管顶进完成后,使用配置好水灰比的水泥浆液,用注浆机将水泥浆液注入管棚钢管内,设定好初终,持压10-20分钟后停止注浆;注浆过程中,注浆从低向高进行,浆液由稀到浓,检查管棚的注浆质量;注浆结束后采用M20水泥砂浆充填钢管,以增强管棚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隧道下穿既有输水隧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超前小导管(13)采用热轧无缝钢管,导管前端(15)呈尖锥状,管壁四周钻第二注浆孔(16),呈梅花形布置孔,导管尾部(17)留有≥50cm的一段不设注浆孔,且端部焊接钢筋加劲箍(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隧道下穿既有输水隧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前小导管支护包括如下步骤:
S3.1:将超前小导管(13)穿过管棚钢架,用锤击或钻机顶入,顶入长度不小于小导管的90%,并用高压风将小导管内的砂石吹出;期间控制小导管与隧道轴线平行以5~12°打入拱部围岩;顶入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小导管进行注浆处理,形成单排小导管支护;
S3.2:在上述单排小导管上部拱部位置,进行开挖及施作径向系统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筑模混凝土,并架设钢拱架形成一套初期支护;
S3.3:重复步骤S3.1,再打入另一排小导管并注浆,从而形成双层小导管支护,最后用塑胶泥封堵孔口及周围裂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学,未经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645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院慢病管理的智能监控系统
- 下一篇:报文加密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