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原料混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45756.7 | 申请日: | 202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2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睿;姜亚;王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华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5/71 | 分类号: | B01F35/71;B01F35/75;B01F35/32;B01F27/90;B01F27/808;B01F33/82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聂颖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 分子量 聚乙烯 纤维 原料 混合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原料混合装置,其翻料筒与输送管的旋转方向相反,输送管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位于输送管的周向外壁且从出料口往进料口方向靠近通孔的一侧各设置有一集料片,输送管相背于集料片的一侧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弧形片,弧形片沿输送管的周向外壁自进料口往出料口方向螺旋延伸,一推料杆套装在输送管内且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推板,推料杆的一端穿过第一支板固定连接有一气缸,出料口与连接口之间通过一导料管连通,底座相背于搅拌罐的一侧设置有一第一电机,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位于搅拌罐内竖直设置的转轴固定连接。本发明对物料进行多次混合,提高了物料的混合效果,还可以实现对搅拌罐多次、少量加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聚乙烯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原料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即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又称高强度模聚乙烯纤维,是目前世界上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纤维。高模高强聚乙烯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高取向度,广泛用于防护用品、绳索、渔网、运动器材等制造业。
普通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进行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原料进行搅拌,然而现有的混合装置,投入物料时堆积在一起,混合的不够均匀,影响进一步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原料混合装置,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原料混合装置将物料逐步平铺在翻料管中,避免物料堆积在一起的情况,还可以实现对平铺的物料进行翻转混合,提高了物料的混合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原料混合装置,包括:翻料筒、输送管、底座和搅拌罐,所述周向外壁上具有一连接口的搅拌罐位于底座的顶部,所述搅拌罐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具有进料口的第一支板、具有出料口的第二支板,所述翻料筒位于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相对的两个侧壁之间,所述输送管位于翻料筒的内部且平行于翻料筒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翻料筒相近于第一支板的一端、输送管相近于第二支板的一端分别与进料口、出料口连通,所述翻料筒与输送管的旋转方向相反;
所述输送管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位于输送管的周向外壁且从出料口往进料口方向靠近通孔的一侧各设置有一集料片,所述输送管相背于集料片的一侧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弧形片,所述弧形片沿输送管的周向外壁自进料口往出料口方向螺旋延伸,一推料杆套装在输送管内且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推板,所述推料杆的一端穿过第一支板固定连接有一气缸;
所述出料口与连接口之间通过一导料管连通,所述底座相背于搅拌罐的一侧设置有一第一电机,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位于搅拌罐内竖直设置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远离搅拌罐底部的一端且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杆,此连接杆自转轴沿长度方向往搅拌罐的内壁延伸,且位于连接杆末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搅拌桨叶。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输送管远离出料口的一端与一嵌入第一支板的传动座固定连接,该第一支板相背于翻料筒的一侧设置有一传动轮,所述传动座与传动轮之间套接有一传动皮带,所述传动轮的一端可穿过第一支板与一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位于翻料筒相近于传动轮一端的周向外壁上套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2. 上述方案中,所述传动轮与一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3. 上述方案中,所述推料杆的另一端通过一支撑板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板上。
4. 上述方案中,位于第二支板安装有传动座的同侧表面设置有一进料斗通过第一支板上的进料口与翻料筒连通。
5.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孔在输送管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6. 上述方案中,所述推板在推料杆上间隔设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华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华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57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