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线设备及穿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44210.X | 申请日: | 202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0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纪辉;彭寒勤;黄君彬;杨勇;付全飞;童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埃尔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赵胜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线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穿线设备及穿线方法,用于将线缆固定于具有过线通道的光纤连接器,穿线设备包括:底座、滑动装配于底座且用于定位光纤连接器的定位结构、插合装配于定位结构的线缆固定结构、活动装配于底座的点胶组件和检测组件、以及固定于底座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电连接于点胶组件和检测组件,检测组件的检测方向和点胶组件的点胶方向均朝向定位结构,线缆固定结构与定位结构相装配时,线缆固定结构固定的线缆穿设于光纤连接器的过线通道。利用定位结构将光纤连接器固定,使得光纤连接器不会发生偏移,极大地提升了线缆穿设过线通道的精准性,从而提升穿纤效率;同时,控制组件控制点胶组件点胶,提升点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穿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线设备及穿线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光模块领域,输入端(TX)一侧的多模光纤的连接端和输出端(RX)一侧的多模光纤的连接端分别通过光纤孔连接在光纤连接器上,多模光纤分别插入阵列排列的光纤孔中,使光纤端面高度与对接表面保持一致,光纤与光纤孔之间的空隙填充有胶水并固化,从而完成光纤的连接。
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光电连接装置作为对应的光纤连接器,光纤连接的步骤为:先将光电连接装置手动固定,然后进行光纤纤芯对准,再进行人工点胶固化。然而,在光纤插入时光电连接装置会偏移导致光纤对准效率低,从而导致光纤连接的效率低下;而且,人工进行点胶固化,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进而降低点胶操作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穿线设备及穿线方法,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穿纤效率低和点胶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穿线设备,用于将线缆固定于具有过线通道的光纤连接器,所述穿线设备包括:底座、滑动装配于所述底座且用于定位所述光纤连接器的定位结构、插合装配于所述定位结构的线缆固定结构、活动装配于所述底座的点胶组件和检测组件、以及固定于所述底座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于所述点胶组件和所述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的检测方向和所述点胶组件的点胶方向均朝向所述定位结构,所述线缆固定结构与所述定位结构相装配时,所述线缆固定结构固定的线缆穿设于所述光纤连接器的过线通道,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检测组件对已插合装配的所述线缆固定结构和所述定位结构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断线缆是否穿设于所述光纤连接器的过线通道;当判断线缆穿设于所述光纤连接器的过线通道时,控制所述点胶组件对线缆点胶。
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滑动装配于所述底座且具有容纳槽和插合槽的基底,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光纤连接器,所述容纳槽和所述插合槽相连通,且所述容纳槽和所述插合槽均具有底部和与所述底部相连且相对设置的两侧壁,所述容纳槽的底部高于所述插合槽的底部,所述线缆固定结构插合装配于所述插合槽且所述光纤连接器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时,所述线缆固定结构固定的线缆与所述光纤连接器的过线通道相齐平。
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底且伸入所述容纳槽内的至少一第一定位件和装配于所述基底的至少一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件从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伸入至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第一定位件用于限制所述光纤连接器在所述容纳槽的底部移动;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基底的升降源和固定于所述升降源的输出端的第二定位件,所述升降源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定位件从所述容纳槽的开口移动至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第二定位件用于将所述光纤连接器抵顶在所述容纳槽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容纳槽设于所述基底的两端之间,所述容纳槽远离所述插合槽的一端用于容纳光电转换器,所述光电转换器和所述光纤连接器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线缆固定结构插合装配于所述插合槽时,所述线缆固定结构固定的线缆穿过所述光纤连接器的过线通道并伸入所述光电转换器内。
优选地,所述容纳槽的底部开设检测辅助槽,所述检测组件的检测方向朝向所述检测辅助槽,所述光纤连接器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时,所述光纤连接器的过线通道位于所述检测辅助槽的开口方向的延伸方向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埃尔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埃尔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42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