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比色-荧光双信号聚集诱导荧光微球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44165.8 | 申请日: | 2022-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0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熊勇华;黄小林;赖卫华;李响敏;刘文娟;陈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维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33/533;G01N33/558;G01N33/577;G01N33/52;C09K11/06;C09K11/02 |
代理公司: | 南昌迈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9 | 代理人: | 徐克寒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比色 荧光 信号 聚集 诱导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比色-荧光双信号聚集诱导荧光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色-荧光双信号聚集诱导荧光微球主要包括聚苯乙烯微球以及比色-荧光双信号染料两部分;
具体地,以聚苯乙烯微球为主体,通过溶胀法将具有强吸收和高发光性能的比色-荧光双信号染料包埋在聚苯乙烯微球内部,制备得到兼具比色及荧光信号的双功能纳米微球;
所述比色-荧光双信号染料激发为365nm,发射为625nm,在530nm处有强吸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比色-荧光双信号聚集诱导荧光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色-荧光双信号染料的分子式具有典型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能,具体结构式如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比色-荧光双信号聚集诱导荧光微球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色-荧光双信号聚集诱导荧光微球作为信标探针,应用于免疫层析平台,同时实现目标分析物的裸眼定性检测及荧光定量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色-荧光双信号聚集诱导荧光微球用于制备比色及荧光微球偶联抗体免疫探针,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制备好的羧基化比色-荧光双功能微球溶于1mL pH6.5的磷酸盐缓冲液,终浓度为1mg/mL;
(b)向上述微球溶液中加入0.1mgNT-BNP-pro单克隆抗体,搅拌下,静电吸附30min;
(c)向上述体系中加入50μg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搅拌反应30min,重复三次后,加入10mg牛血清白蛋白(BSA)封闭1h;
(d)10000rpm,4℃离心15min,沉淀用探针复溶液(25%蔗糖,1%BSA,0.1%叠氮化钠)重悬至终浓度为0.2mg/m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色-荧光双信号聚集诱导荧光微球用于制备比色-荧光双功能微球NT-BNP-pro荧光试纸条试剂盒,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比色-荧光双信号聚集诱导荧光微球标记的NT-BNP-pro单克隆抗体和IgY抗体喷涂于玻璃纤维膜上制备得到结合垫;
(b)具有检测线和质控线的硝酸纤维膜的制备为:将浓度为1~2mg/mL NT-BNP-pro捕获抗体和浓度为1~2mg/mL抗IgY二抗溶液分别喷涂硝酸纤维膜上绘制两条线平行线,其中NT-BNP-pro捕获抗体划线作为检测线(T线),抗鸡IgY二抗溶液划线为质控线(C线);
(c)比色-荧光双功能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条组装:将样品垫、喷涂好探针的结合垫、具有T和C线的硝酸纤维膜和吸水纸分别依次粘贴到塑料衬板上,相邻重叠部分的长度为2mm,用试纸条切条仪切割成3.9mm宽的试纸条,密封干燥,于温度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维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维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41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