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户界面的刷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244141.2 | 申请日: | 2022-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7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禹;夏文涛;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9/451 | 分类号: | G06F9/451;G06F16/957;G06F16/9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欣欣 |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界面 刷新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界面的刷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处理器的当前负载、上一次界面刷新的历史时间信息以及当前时间信息;根据处理器的当前负载、上一次界面刷新的历史时间信息以及当前时间信息确定是否进行界面刷新;若是,则获取待刷新数据,并根据所述待刷新数据对用户界面进行刷新。本发明实施例在进行界面刷新的过程中,不仅考虑了设备的硬件条件即处理器的负载,避免在界面刷新过程中由于负载过高导致界面刷新出现卡顿问题,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并不是一有待刷新数据就进行界面刷新,而是确定需要刷新的时候才进行界面刷新,既可以及时将数据更新到界面,又保证时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户界面的刷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业务不断增加,用户可以使用不同的业务系统获得各种各样的服务,例如金融服务、购物服务,大大提升互联网使用体验。
为了及时获得服务执行情况,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订阅业务系统的消息中心,当业务系统发生数据状态变化之后,业务系统立即通知终端,终端接收到通知之后即可进行界面刷新。
然而,在高频率消息场景下,终端很容易出现消息积压问题,进而阻塞用户操作,使终端处于无响应状态,因此,相关技术提供了一种定时刷新的方式,但这种定时刷新方式没有考虑处理器负载情况,仍然会造成消息的积压进而导致界面卡顿无响应,而且,定时间隔如果设置不当,很容易导致用户界面无法及时更新,损害了数据的及时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户界面的刷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界面的刷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处理器的当前负载、上一次界面刷新的历史时间信息以及当前时间信息;根据处理器的当前负载、上一次界面刷新的历史时间信息以及当前时间信息确定是否进行界面刷新;若是,则获取待刷新数据,并根据所述待刷新数据对用户界面进行刷新。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界面的刷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处理器的当前负载、上一次界面刷新的历史时间信息以及当前时间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处理器的当前负载、上一次界面刷新的历史时间信息以及当前时间信息确定是否进行界面刷新;刷新模块,用于若是,获取待刷新数据,并根据所述待刷新数据对用户界面进行刷新。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户界面的刷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首先获取处理器的当前负载、上一次界面刷新的历史时间信息以及当前时间信息;根据处理器的当前负载、上一次界面刷新的历史时间信息以及当前时间信息确定是否进行界面刷新;若是,则获取待刷新数据,并根据所述待刷新数据对用户界面进行刷新。本发明实施例在进行界面刷新的过程中,不仅考虑了设备的硬件条件即处理器的负载,避免在界面刷新过程中由于负载过高导致界面刷新卡顿,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并不是一有待刷新数据就进行界面刷新,而是确定需要刷新的时候才进行界面刷新,既可以及时将数据更新到界面,又保证时效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界面的刷新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41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