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扬声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41728.8 | 申请日: | 2022-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0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归;罗明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特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4;H04R9/02;H04R7/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李有财 |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扬声器,包括:外壳、载板、磁性组件、导磁组件、音圈与振膜组件。外壳具有容置空间与后腔空间,容置空间连通于后腔空间,容置空间内连通于后腔空间的区域为气流区域。载板位于容置空间内。磁性组件设置于载板上。导磁组件设置于磁性组件上。音圈位于磁性组件与导磁组件内。振膜组件位于容置空间内,振膜组件连接于音圈。其中,位于气流区域内的磁性组件具有第一降磁结构或/及位于气流区域内的导磁组件具有第二降磁结构。本实施方式通过降磁结构平衡音圈各区域的振动幅度,以达到优质的声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的音源振动发声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目前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变化的电流通过音圈,产生对应磁场变化,使扬声器的膜片振动,推动周围空气振动,产生声音。然,使扬声器膜片的振动去推动周围空气振动的结果也会受到周围空气器流流动的干扰,当扬声器的外壳结构设计上,膜片振动的气流空间连通于其他腔体的空间时,其会因为音圈与振膜周围的气流流量不一致,而导致音圈连动振膜的振动幅度不一致,进而影响声学性能的表现。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扬声器,解决目前扬声器因为音圈振动幅度不一致,而影响声学性能表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包括:外壳、载板、磁性组件、导磁组件、音圈与振膜组件。外壳具有容置空间与后腔空间,容置空间连通于后腔空间,容置空间内连通于后腔空间的区域为气流区域。载板位于容置空间内。磁性组件设置于载板上。导磁组件设置于磁性组件上。音圈位于磁性组件与导磁组件内。振膜组件位于容置空间内,振膜组件连接于音圈。其中,位于气流区域内的磁性组件具有第一降磁结构或/及位于气流区域内的导磁组件具有第二降磁结构。本实施方式通过降磁结构平衡音圈各区域的振动幅度,以达到优质的声学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容置空间内的气流区域之外为非气流区域,相同大小的气流区域与非气流区域的情况下,磁性组件与导磁组件位于气流区域的磁通量小于非气流区域的磁通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磁性组件包括主磁性体与多个副磁性体,多个副磁性体位于磁性体的周侧,并主磁性体与多个副磁性体之间具有第一间隔,音圈位于第一间隔内,位于气流区域内的主磁性体或/及多个副磁性体之中具有第一降磁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磁性体的第一降磁结构为穿孔或/及缺口,穿孔或/及缺口位于气流区域内的主磁性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副磁性体之中的第一降磁结构为减少多个副磁性体之中位于气流区域内的体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磁组件对应磁性组件,导磁组件包括主导磁件与多个副导磁件,多个副导磁件位于主导磁件的周侧,并主导磁件与多个副导磁件之间具有第二间隔,音圈位于第二间隔内,主导磁件或/及多个副导磁件之中位于邻近气流区域内的域第二降磁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导磁件的第二降磁结构为缺口或/及穿孔,缺口或/及穿孔位于气流区域内的主导磁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副导磁件之中的第二降磁结构为减少多个副导磁件之中位于气流区域内的体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降磁结构对应于第二降磁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振膜组件包括球顶部与折环部,折环部连接于音圈,球顶部设置于折环部远离音圈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特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美特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17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