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校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41644.4 | 申请日: | 2022-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4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飞;李青;邵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88 | 分类号: | G01R31/3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丁曼曼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校准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校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本发明中,获取目标电池在当前充放电周期开始时的初始电压值和初始累计容量值,以及当前充放电周期结束时的当前电压值、当前累计容量值和当前SOC测量值,基于初始电压值与当前电压值的电压差值,以及初始累计容量值与当前累计容量值的容量差值,计算电压差值与容量差值的目标比值,根据电压差值与容量差值的比值、与SOC校准值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比值对应的SOC校准值,并基于确定出的SOC校准值对当前SOC测量值进行校准,能够在目标电池充放电过程中,进行SOC校准操作,进而能够提高SOC校准次数,SOC得到及时校准,进而使得磷酸铁锂电池的实际电量与显示电量偏差较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校准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数据校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磷酸铁锂电池因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在电化学储能领域的使用占比近年逐渐提升,特别是在大规模储能系统中。荷电状态SOC是电池管理系统核心参数之一,准确地校准磷酸铁锂电池的SOC,对发挥储能系统的最佳性能、提高电池的使用安全性上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进行SOC校准时,常使用OCV静置校准,此方法需要将磷酸铁锂电池静置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校准操作,此种校准方式使得电池实际运行时,SOC校准次数较少,SOC无法得到及时校准,进而使得磷酸铁锂电池的实际电量与显示电量偏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校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实际运行时SOC校准次数较少,SOC无法得到及时校准,使得磷酸铁锂电池的实际电量与显示电量偏差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校准方法,应用于电池控制器,所述数据校准方法包括:
在确定满足SOC充放电校准条件的情况下,获取目标电池在当前充放电周期开始时的初始电压值和初始累计容量值,以及所述当前充放电周期结束时的当前电压值、当前累计容量值和当前SOC测量值;
基于所述初始电压值与所述当前电压值的电压差值,以及所述初始累计容量值与所述当前累计容量值的容量差值,计算所述电压差值与所述容量差值的目标比值;
获取参考校准数据,所述参考校准数据包括电压差值与容量差值的比值、与SOC校准值的对应关系;
从所述参考校准数据中确定出所述目标比值对应的SOC校准值,并基于确定出的SOC校准值对所述当前SOC测量值进行校准。
可选地,确定满足SOC充放电校准条件,包括:
获取目标电池的电池充放电状态以及目标电池的电压值;
在所述电池充放电状态为预设状态、且所述电压值位于有效电压值区间的情况下,确定满足SOC充放电校准条件。
可选地,所述电池充放电状态为预设状态包括:充放电信息为充电状态或放电状态之一、未满充、且未满放。
可选地,获取所述当前充放电周期结束时的当前电压值,包括:
在所述目标电池包括一个电芯的情况下,采集所述电芯在所述当前充放电周期结束时的当前电压值;
在所述目标电池包括多个电芯的情况下,采集每一所述电芯在所述当前充放电周期结束时的当前电压值,并将最大或最小的当前电压值作为所述目标电池在所述当前充放电周期结束时的当前电压值。
可选地,基于所述初始电压值与所述当前电压值的电压差值,以及所述初始累计容量值与所述当前累计容量值的容量差值,计算所述电压差值与所述容量差值的目标比值,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阳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16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