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轴共轭异向强化换热管形元件及换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40714.4 | 申请日: | 2022-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2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邓世丰;赵钦新;曲腾;邵怀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源优创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3L15/00;F28F1/42;H02N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116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镐***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共轭 强化 热管 元件 装置 | ||
1.一种同轴共轭异向强化换热管形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化成型的基管(2)、外翅(3)和内翅(4),内翅(4)的表面设置波浪形起伏结构,基管(2)、外翅(3)和内翅(4)的材质相同,基管(2)与内翅(4)和外翅(3)之间没有接触热阻;内翅(4)为多组平行于基管(2)轴线方向的纵向翅片,内翅(4)关于基管(2)中心面对称分为两组,基管(2)中心的空心区域形成烟气走廊;外翅(3)为螺旋翅片;基管(2)内沿轴向设置波浪板(7)或紊流板(8)作为强化换热结构;外翅(3)的翅化比大于(10),内翅(4)的翅化比大于(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共轭异向强化换热管形元件,其特征在于,基管(2)、外翅(3)、内翅(4)和基管(2)采用挤压铝材料制成;基管(2)、外翅(3)和内翅(4)使用铸造工艺加工制成时,采用高温镍基合金或高铬耐热钢制成,基管(2)、外翅(3)、内翅(4)同时铸造成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共轭异向强化换热管形元件,其特征在于,外翅(3)的翅高8~16mm,翅厚0.2mm以上,翅距1.6~4mm;内翅(4)的翅高为10mm~30mm,翅厚2mm~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共轭异向强化换热管形元件,其特征在于,波浪板(7)波浪板(7)为贯穿同轴共轭异向强化换热管(1)的自扭转波浪形板材,将烟气分为两股,每隔10mm~300mm开有通孔(7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共轭异向强化换热管形元件,其特征在于,波浪板(7)为沿轴向设定间隔开有通孔的平板或麻花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共轭异向强化换热管形元件,其特征在于,紊流板(8)为贯穿同轴共轭异向强化换热管(1)的带有导流槽(81)的板状结构,每隔10mm~300mm设导流槽(81),导流槽(81)分布于紊流板(8)的两侧,导流槽在紊流板(8)的两侧错位布置,导流槽(81)包括长条孔和弧形导流板,紊流板(8)上间隔开设若干长条孔,长条孔的边缘设置弧形导流板,弧形导流板从根部逐渐远离紊流板(8),弧形导流板的开口朝向介质进入的方向。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同轴共轭异向强化换热管形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用挤压机将加热后的毛坯通过模具挤压得到内侧强化管(13),内侧强化管(13)由基管(2)和内翅(4)组成,内侧强化管(13)未冷却至室温时采用辊刀加工外翅,辊刀与基管(2)的外表面沿内侧强化管(13)圆周方向相对运动,相对运动使基管(2)的外表面发生永久塑性变形,生成根部与基管(2)相连的外翅(3);再向基管(2)中心的空心区域插入波浪板(7)或紊流板(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辊刀加工外翅(3)的过程中在基管(2)内部插入可伸缩支撑板(5);可伸缩支撑板(5)为贯穿同轴共轭异向强化换热管的纵向板材,可伸缩支撑板(5)的截面呈放射状或十字形;可伸缩支撑板(5)包括中心支撑(52)和支撑板(51),支撑板(51)顶至基管(2)的内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源优创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科源优创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07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