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模组、车辆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37280.2 | 申请日: | 2022-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5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杜琳;魏立顺;刘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B60L58/2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聪 |
地址: | 518043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模组 车辆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模组,包括外壳和电力变换组件。电力变换组件位于外壳的内腔中。外壳的至少一个侧壁为散热壁,散热壁设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相对于内腔隔离。外壳还包括与外界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通道连通于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电力变换组件与散热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且沿垂直于散热壁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电力变换组件在散热壁上的投影,与冷却通道的流通路径至少部分重合。本申请电源模组的冷却通道位于外壳的外部,不会占用内腔的空间,并避免了渗漏现象。同时,通过设置冷却通道与电力变换组件之间的面积和距离配合,保证散热壁对电力变换组件的散热效果。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装备上述电源模组的车辆和一种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模组,以及一种车辆和一种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的多种设备如车辆等,其电气化程度逐渐提升,设备的电源模组功率也逐渐增大。为维持电源模组的正常工作,需要对电源模组持续散热。现有的电源模组多将冷却通道置于内腔中,以贴合或靠近各发热器件或电路板,达到散热目的。冷却通道会占用电源模组的内部空间,造成电源模组的整体体积增大。同时冷却通道存在渗漏的隐患,可能造成电源模组内部器件短路、损坏的不良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模组,通过外壳与内部器件的排布,实现较好的散热效果,并避免冷却通道的渗漏影响。同时,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装配该电源模组的车辆和一种设备。本申请具体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模组,包括外壳和电力变换组件,电力变换组件位于外壳的内腔中;外壳的至少一个侧壁为散热壁,散热壁设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相对于内腔隔离。外壳还包括与外界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通道连通于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电力变换组件与散热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且沿垂直于散热壁所在平面的方向,电力变换组件在散热壁上的投影,与冷却通道的流通路径至少部分重合。
本申请电源模组通过外壳收容电力变换组件,并通过在外壳上设置散热壁,以实现对电力变换组件的散热功能。其中散热壁在背离内腔的一侧设有冷却通道,且通过对电力变换组件与散热壁之间的预设距离、以及电力变换组件与冷却通道的重合面积限定,保证了冷却通道对电力变换组件的散热效果。
而冷却通道位于散热壁背离内腔一侧,使得冷却通道不会占用到电源模组的内部空间,有利于电力变换组件的器件排布,同时压缩电源模组的整体体积。当冷却通道出现密封不严、渗漏等现象时,其冷却液不会侵入电源模组的内腔,从而避免了造成电源模组内部器件短路或损坏的不良现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距离小于或等于6mm。
在本实现方式中,通过对预设距离的数值限定,使得散热壁与电力变换组件之间的相对距离能保证热量的可靠传导,进而保证散热壁对电力变换组件的散热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散热壁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位于靠近内腔一侧,外板包括平整部与凸起部,平整部与内板固定连接,凸起部朝向背离内板的方向突出,以形成冷却通道。
在本实现方式中,通过内板和外板的贴合固定,实现冷却通道的密封。且冷却通道朝远离内板的方向凸设于外板上,保证了冷却通道不挤占内腔的空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内板为平面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板通过点胶、钎焊、激光焊接等方式与内板贴合固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散热壁采用吹胀板的方式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壳两个侧壁均设置为散热壁,两个散热壁分列在电力变换组件的相对两侧,两个冷却通道均连通于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
在本实现方式中,相对两个散热壁的设置,可以增大外壳的散热面积,对电力变换组件提供更好的散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72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