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元催化器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36720.2 | 申请日: | 2022-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5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沈鹤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申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卓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91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元 催化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催化器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高度柱,固定底座顶端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缓冲台,高度柱的一侧开设有高度槽,高度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高度螺纹柱,高度螺纹柱的中部滑动连接有与高度槽滑动连接的升降块,升降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击打台,击打台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击打机构,缓冲台的顶端开设有平移槽,两个平移座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角度杆,本发明通过设置击打机构,活动板在推动气缸的带动下发生滑动,活动板滑动的过程中带动击打杆发生角度偏转,击打杆敲击三元催化器,取代传统的人工击打,避免出现人工击打损伤三元催化器的现象,延长三元催化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元催化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元催化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绝大多数情况下,汽车故障都与三元催化器有很大关系,所以人们通常对三元催化器进行检测,传统的三元催化器检测方式是通过人工检查,通过声音判断判断三元催化器是否有损坏,人们用橡皮槌轻轻敲打三元催化器,听有无咔啦声,并伴随有散碎物体落下,如果有此异响,则说明三元催化器内部催化物质剥落或蜂窝陶瓷载体破碎,那么必须更换整个转换器了,然而,这样手动击打不仅浪费的大量的人力,而且不同人击打的力度不同,击打力过大时容易出现三元催化器受损的现象。
本发明技术方案主要是针对这样手动击打不仅浪费的大量的人力,而且不同人击打的力度不同,击打力过大时容易出现三元催化器受损的现象,设置击打机构,活动板在推动气缸的带动下发生滑动,活动板滑动的过程中带动击打杆发生角度偏转,击打杆敲击三元催化器,取代传统的人工击打,避免出现人工击打损伤三元催化器的现象,延长三元催化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元催化器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这样手动击打不仅浪费的大量的人力,而且不同人击打的力度不同,击打力过大时容易出现三元催化器受损的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元催化器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高度柱,所述固定底座顶端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缓冲台,所述高度柱的一侧开设有高度槽,所述高度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高度螺纹柱,所述高度螺纹柱的中部滑动连接有与高度槽滑动连接的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击打台,所述击打台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击打机构,所述缓冲台的顶端开设有平移槽,所述平移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平移杆,所述平移杆的中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平移座,两个所述平移座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角度杆,两个所述角度杆的远离平移座的一端分别与检测台底端的两侧转动连接,被击打的三元催化器产生振动,使得检测台与缓冲台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角度杆发生角度偏转。
优选的,所述检测台顶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持机构,两个所述夹持机构均包括立板、调节螺纹柱、夹板和把手,所述立板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纹柱,所述调节螺纹柱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夹板,所述调节螺纹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两个所述立板的底端均与检测台固定连接,工作人员转动把手,把手带动调节螺纹柱转动,调节螺纹柱表面的螺纹与立板内壁的螺纹相互匹配,所以工作人员通过转动调节螺纹柱调节两个夹板之间的位置,两个夹板从三元催化器的两侧对其进行夹紧固定。
优选的,所述高度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穿过高度柱与高度螺纹柱的顶端固定连接,工作人员将马达通电,马达启动,马达带动高度螺纹柱转动,高度螺纹柱表面的螺纹与升降块内壁的螺纹相互匹配,升降块受到与之形状大小相互匹配的高度槽限位,所以升降块沿着高度螺纹柱发生滑动,对击打高度进行调节。
优选的,所述升降块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钉,所述升降块通过固定螺钉与击打台固定连接,工作人员在升降块上滑动击打台,调节击打位置,工作人员拧动固定螺钉将击打台固定在升降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申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申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67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