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非视距环境评价的室内UWB定位优化建站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35302.1 | 申请日: | 2022-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5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黎泽辉;张昊;阳媛;徐建龙;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16/20 | 分类号: | H04W16/20;H04W16/22;H04W64/00;G06N3/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蒋昱 |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视距 环境 评价 室内 uwb 定位 优化 方法 | ||
1.基于非视距环境评价的室内UWB定位优化建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人为约束,输入场景大小,并根据地图信息和定位需求为各个基站划分范围;
(2)区域内随机生成基站坐标;
(3)计算当前基站对应的非视距性能;
步骤(3)所述计算当前基站对应的非视距性能,采用多基站非视距面积融合权值来评价非视距性能,其步骤包括:
(3.1)将场景按网格划分,网格大小为15cm*15cm,共M*N个网格;
(3.2)计算当前基站对应的非视距面积,和其他已部署基站的公共非视距面积;
(3.3)将各个非视距面积分别乘以权重系数后相加,得到当前基站的非视距性能;
(4)判断其是否达到最优,若否,继续搜索更新、基站坐标返回步骤(2):若是,则输出当前区域的优化基站坐标,转到步骤(5);
步骤(4)所述判断其是否达到最优,采用某种智能算法,更新坐标点,使得非视距性能评价指标达到最优,输出最优坐标,即arg min{Zi};
(5)下一个基站重复步骤(2)(3)(4),直到所有基站都完成解算,完成优化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视距环境评价的室内UWB定位优化建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2)计算当前基站对应的非视距面积,非视距面积即指的在障碍物背面,因为遮挡出现信号场强较弱的半盲区,采用射线跟踪法,以基站为发射点发射一根射线,然后绕基站位置进行旋转,计算射线未扫过的面积,即为非视距面积,计算公式为:
Sk=S0*mk
其中Sk为第k个基站的非视距面积(k=1,2,3,…),S0为网格面积,是常数,mk是当前基站对应的非视距网格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非视距环境评价的室内UWB定位优化建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2)所述当前基站对应的非视距网格数,非视距网格数计算方法为:
其中p(i.j)为第i行j列网格的非视距评价指标,取值遵循如下公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非视距环境评价的室内UWB定位优化建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2)计算和其他已部署基站的公共非视距面积,以k号基站和l号基站对应的公共非视距面积为例,计算公式为:
S(k,l)=S0*m(k,l)
其中S(k,l)为第k个基站和第l个基站的公共非视距面积,S0为网格面积,是常数,m(k,l)是k号基站和l号基站对应的公共非视距网格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非视距环境评价的室内UWB定位优化建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2)所述k号基站和l号基站对应的公共非视距网格数,非视距网格数计算方法为:
其中p(k,l)(i,j)为第i行j列网格的k号基站和l号基站对应的公共非视距评价指标,取值遵循如下公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非视距环境评价的室内UWB定位优化建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3)将各个非视距面积分别乘以权重系数后相加,得到当前基站的非视距性能,是采用权值原理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换为单目标优化问题,优化目标公式如下:
其中Zi是I号基站非视距性能评价指标,我们认为Zi值越小时当前I号基站的坐标位置对应的非视距性能越好,其中权值a、b、c、....、g、....都为常数,根据实际地图信息进行取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53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肢康复牵引架
- 下一篇:一种自适应脉宽去噪声折叠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