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催化反应器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34579.2 | 申请日: | 2022-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0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沈怡薇;荆肇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30;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催化 反应器 人工 湿地 污水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催化反应器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法,该系统包括光催化反应器(1)、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2)、平行流人工湿地系统(3)、强化除磷氧化塘系统(4);所述光催化反应器(1)内设有负载二氧化钛的泡沫镍网(5)、紫外灯(6)、石英管(7)、溢流板(8);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2)底部设有曝气管(13)外部连接鼓风机(12);所述平行流人工湿地系统(3)填充砾石填料、聚己酸内酯复合碳源和石灰石混合填料、生态土壤;所述强化除磷氧化塘系统(4)底部混合栽种沉水植物。本发明将光催化反应器与人工湿地组合串联,通过光催化反应提高尾水可生化性,提升湿地脱氮除磷效率,实现对尾水的深度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催化反应器与人工湿地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具有水量大、有机物浓度较低且成分复杂、氮磷含量较高等特点。同时随着工业发展,尾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传统的处理工艺已无法满足逐渐提高的出水排放要求。光催化氧化技术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有着较好的降解效果,能有效提高处理水的可生化性,并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无二次污染和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人工湿地技术通过模拟天然湿地的结构和功能,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吸收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实现对水体的净化。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尾水具有投资维护费用较低,二次污染小等特点,符合现代水处理发展的需求。但传统潜流人工湿地的含氧量不高,反硝化缺少碳源,导致氮的去除率较低。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将光催化氧化技术与多种人工湿地组合,在提高尾水深度处理效果的同时还能起到美化景观的作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催化反应器与人工湿地系统,以有效去除尾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催化反应器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光催化反应器(1)、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2)、平行流人工湿地系统(3)、强化除磷氧化塘系统(4),在所述的光催化反应器(1)内设有负载二氧化钛的泡沫镍网(5)、紫外灯(6)、石英管(7)、溢流板(8),反应器内部被溢流板(8)分割为第一催化反应区(9)、第二催化反应区(10),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2)上分布有湿地植物、迎水面下部设有进水口(11)、底部设有曝气管(13)外部连接鼓风机(12),所述强化除磷氧化塘系统(4)上部设有出水口(15);尾水通过光催化反应器(1)提高了其可生化性,经进水口(11)进入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2)中,通过微曝气装置向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2)中提供充足的氧,然后经过布水器依次进入平行流人工湿地系统(3)和强化除磷氧化塘系统(4),平行流人工湿地系统(3)中聚己酸内酯复合碳源为反硝化作用提供碳源,经过微生物、植物、基质的共同作用实现有机物、氮、磷及无机物的去除。
所述光催化反应器(1)由有机玻璃制成,溢流板(8)将反应器分为两个反应区,水在溢流过程中含氧量增加,溢流板(8)两侧及反应器壁上装有负载二氧化钛的泡沫镍网(5),镍网的孔径为0.50mm,二氧化钛作为催化剂促进紫外光对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和分解,紫外灯(6)外套有石英管(7)防止产生的热烧坏灯管和影响反应环境。
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2)填料由下至上依次为10-20mm砾石、5-10mm沸石和石灰石混合填料、生态土壤,厚度分别为30cm、20cm、20cm,填料区底部设有曝气管连接外部鼓风机,填料可以有效切割气泡,提高氧的转移速率和利用率,使整个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2)全富氧。
所述平行流人工湿地系统(3)填料由下至上依次为10-20mm砾石、5-10mm聚己酸内酯复合碳源和石灰石混合填料、生态土壤,厚度均为20cm,其中聚己酸内酯复合碳源为固态缓释碳源,能够有效增强人工湿地反硝化脱氮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45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流配置界面上弹框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热压罐罐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