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浮式风机的动态海缆组件及其风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33994.6 | 申请日: | 2022-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5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倪沈辉;祝庆斌;王海涛;薛建林;胡明;潘盼;赵囿林;张天翼;叶金钰;金星宇;陈晨;刘磊;王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1/50 | 分类号: | B63B21/50;B63B2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刘海尧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风机 动态 组件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浮式风机的动态海缆组件及其风电系统,属于海上风电技术领域,包括:动态海缆,一端连接在浮式风机上,另一端固定在海床上;浮力块,具有间隔的设于所述动态海缆上的多组,所述浮力块使所述动态海缆在海平面以下呈漂浮状态;支撑件,设于所述动态海缆的靠近海床的一端处,所述支撑件使所述动态海缆与海床之间存在间隔。本发明的支撑件使动态海缆的尾部与海床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隔,能够补偿其尾部的下移量,避免动态海缆的尾部与海床发生接触摩擦而受损,进而保证动态海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浮式风机的动态海缆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新能源的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应运而生。目前,海上风电逐步由浅水向深远海发展,采用漂浮式风机成为获取优质风资源和降低施工成本的有效途径。
动态海缆是浮式风机系统关键部件之一,它的一端与浮式风机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海底或者连接到电力电缆上。动态海缆由水面悬挂至海床,整体会承受风机晃动、波浪洋流的冲击;动态海缆表面因海生物附着,使其尾端逐渐下沉至与海床接触;其尾部与海床长期摩擦,会造成疲劳损伤累积,引起金属件断裂、护套破损等事故。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动态海缆的尾部易因摩擦导致整缆受损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基于浮式风机的动态海缆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浮式风机的动态海缆组件,包括:
动态海缆,一端连接在浮式风机上,另一端固定在海床上;
浮力块,具有间隔的设于所述动态海缆上的多组,所述浮力块使所述动态海缆在海平面以下呈漂浮状态;
支撑件,设于所述动态海缆的靠近海床的一端处,所述支撑件使所述动态海缆与海床之间存在间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件为套设在所述动态海缆上的防磨套件,所述防磨套件至少具有两个连续设置的防磨件,所述防磨件的内部具有适于容纳动态海缆的第一容纳腔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磨件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防磨件由两个对称的单件扣合而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磨件包括:
防磨本体,一端开设有第一连接腔;所述第一连接腔内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
第一连接部,设置在防磨本体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腔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腔配合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配合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宽度;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垫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磨件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设置有限位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磨件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固定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磨件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倒圆角。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动态海缆靠近所述浮式风机的一端处套设有限弯筒,所述限弯筒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浮式风机的顶部。
一种基于浮式风机的风电系统,具有上述方案中任一项所述动态海缆组件。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浮式风机的动态海缆组件,浮力块的设置,使动态海缆在海平面以下呈漂浮状态;但动态海缆的尾部因海生物附着,会逐渐与海床发生接触;支撑件的设置,使动态海缆的尾部与海床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隔,能够补偿其尾部的下移量,避免动态海缆的尾部与海床发生接触摩擦而受损,进而保证动态海缆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39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形铸件钻孔设备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电解反应的电解液转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