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号灯闪烁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32045.6 | 申请日: | 2022-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9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赵风;裴长江;胡晓工;宋作亨;卢建峰;李杰;高云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机电制造公司科研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H05B47/10 | 分类号: | H05B47/10;G08B5/38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郭小飞 |
地址: | 043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灯 闪烁 电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号灯闪烁电路,主要包括电源、电容、电阻、555定时器、继电器、二极管、三极管及信号灯,由电阻R1、二极管D1、电容C2组成供电电路为555定时器提供12V电压,在电容C1充电时,555定时器的管脚3输出为高电平,持续时间为0.58S,在电容C1放电时,555定时器的管脚3输出为低电平,持续时间为0.56S,555定时器的管脚3输出的高、低电平信号自动翻转,经三极管T放大后驱动继电器K线圈,使其反复得电断电,继电器K常开、常闭触点K3、K4状态反复改变,从而使信号灯闪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灯闪烁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信号灯闪烁大致通过以下两种控制方式进行控制:1、通过驱动器对信号灯进行控制,这种方式需要频繁对驱动器操作才能实现信号灯的闪烁。2、通过控制器对信号灯进行控制,这种方式需要对控制器进行编程,编程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信号灯闪烁电路,通过对继电器常开、常闭触点状态反复改变进而控制信号灯闪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信号灯闪烁,包括输入电源、信号灯L1、控制开关K1、信号灯L2、控制开关K2、继电器K、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阻R1、电容C2、二极管D1、555定时器、电阻R2、电容C1、电阻R3、电阻R4、二极管D2和三极管T。
控制开关K1一端与输入电源连接,另一端与信号灯L1连接,由输入电源为信号灯L1提供24V电压,二极管D3的阳极与控制开关K1连接,在信号灯L1一端还连接有继电器K的一组常开、常闭触点K3, K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信号灯L1的另一端接地;控制开关K2一端与输入电源连接,另一端与信号灯L2连接,由输入电源为信号灯L2提供24V电压,二极管D4的阳极与控制开关K2连接,在信号灯L2一端还连接有继电器K的一组常开、常闭触点K4, K4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4的阴极与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
电阻R1一端与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在二极管D1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2;
继电器K的一端与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T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与三极管T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与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三极管T的基极与电阻R4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555定时器的管脚3连接,三极管T的发射极接地;
555定时器中的管脚2、6连接在一起作为输入端,电阻R2、电阻R3的一端与555定时器的管脚7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正极、555定时器的管脚2连接,电容C1的负极接地,555定时器的管脚4、8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555定时器的管脚1接地。
进一步地,由电阻R1、二极管D1、电容C2 组成供电电路为555定时器提供24V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二极管D3、二极管D4为反向截止二极管。
进一步地,所述二极管D2是为继电器K反向续流的二极管。
进一步地,所述继电器K是两组具有常开、常闭触点K3、K4的继电器。
进一步地,当电容C1充电时,555定时器的管脚3输出为高电平,持续时间为0.58秒;当电容C1放电时,555定时器的管脚3输出为低电平,持续时间为0.56秒。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将输出信号高、低电平自动翻转,经三极管放大后驱动继电器线圈,使其反复得电、断电,通过继电器常开、常闭触点状态反复改变控制信号灯闪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机电制造公司科研设计院,未经中信机电制造公司科研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20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