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钕铁硼废料中分段回收氧化镨钕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229570.2 | 申请日: | 2022-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4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 发明(设计)人: | 邱光怀;傅本伟;傅本平;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源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59/00 | 分类号: | C22B59/00;C22B7/00;C22B1/00;C01F17/206;B02C4/08;B02C23/08 |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王彦明 |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上***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钕铁硼 废料 分段 回收 氧化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钕铁硼废料中分段回收氧化镨钕的装置及方法,属于钕铁硼废料回收领域。本发明的一种从钕铁硼废料中分段回收氧化镨钕的装置及方法,所述下料斗位于钕铁硼废料进料箱的前端,所述磨粉箱位于下料斗的下方,所述加热箱位于磨粉箱的下端,且所述加热箱的内部中间设置有通口,所述通口的内部贯穿有输送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钕铁硼废料在回收过程中,工序复杂,需要工作人员不断运输废料,且不方便进行统一回收,影响回收氧化镨钕的效率的问题,通过钕铁硼废料进料箱将废料导入,通过钕铁硼废料进料箱和下料斗分类钕铁硼废料,可通过加热箱方便同时导入输送带上方进行运输工作,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运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钕铁硼废料回收利用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从钕铁硼废料中分段回收氧化镨钕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风电、消费电子等领域,是目前市场上最为重要的一类永磁材料。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产业、风电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蓬勃发展,对钕铁硼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烧结钕铁硼的年产量也逐步提高,在烧结钕铁硼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生产废料,同时,越来越多的含有钕铁硼磁体的机电设备开始报废,也产生了大量的钕铁硼废料,环保效果很差。
钕铁硼废料中含有氧化镨钕,是金属镨钕的原料,通过将氧化镨钕提取出来,二次利用,节约燃烧钕铁硼的能源消耗,提高环保效果,氧化镨钕高温融化加工后形成金属镨钕,镨钕氧化物供深加工和玻璃、陶瓷、磁性材料等用。
现有的钕铁硼废料回收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
1、钕铁硼废料在回收过程中,工序复杂,需要工作人员不断运输废料,进行多段工作,工作强度大。
2、钕铁硼废料种类多样,不方便进行统一回收,影响回收氧化镨钕的效率。
针对这些缺陷,设计一种从钕铁硼废料中分段回收氧化镨钕的装置及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钕铁硼废料在回收过程中,工序复杂,需要工作人员不断运输废料,且不方便进行统一回收,影响回收氧化镨钕的效率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从钕铁硼废料中分段回收氧化镨钕的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以上不足,方便使用。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从钕铁硼废料中分段回收氧化镨钕的装置,包括钕铁硼废料进料箱、下料斗、磨粉箱、加热箱、萃取箱和焙烧箱,所述下料斗位于钕铁硼废料进料箱的前端,所述磨粉箱位于下料斗的下方,所述加热箱位于磨粉箱的下端,且所述加热箱的内部中间设置有通口,所述通口的内部贯穿有输送带,所述萃取箱位于输送带的下方,所述焙烧箱位于萃取箱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钕铁硼废料进料箱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上方安装有振动筛盘,所述振动筛盘的前端和后端的下方均安装有震动弹簧,所述震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振动筛盘和钕铁硼废料进料箱固定连接,且所述振动筛盘的下端面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钕铁硼废料进料箱的下端安装有紧固套筒,所述紧固套筒的下方安装有下料筒,所述下料筒的出口位置与输送带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紧固套筒和钕铁硼废料进料箱的内部均设置有导料板,且所述钕铁硼废料进料箱的下端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有滚动轮。
优选的,所述下料斗的前端面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且所述下料斗的内部安装有分散板,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分散板通过连接轴传动连接,所述下料斗的下方安装有电动下料阀,所述电动下料阀的下端延伸至磨粉箱内部与磨粉箱密封连接,所述加热箱与磨粉箱通过固定螺丝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源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源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95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