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体向上训练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228225.7 | 申请日: | 2022-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9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衡墩建;刘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力源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富强 |
| 地址: | 221300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引体向上 训练器 | ||
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公开一种引体向上训练器,包括:主架体,主架体包括用于供使用者手部抓握的抓握结构;助力装置,助力装置包括助力架和弹性伸缩杆,助力架与主架体铰接连接,且使用者的脚部能够支撑于助力架上,弹性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主架体的底部以及助力架铰接连接。该引体向上训练器通过压缩弹性伸缩杆来提供助力,与配重机构上下滑动相比,噪音大大减小。另外,锻炼时使用者能够脚踏于助力架上,以站姿做引体向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引体向上训练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引体向上器材,都是以使用者全身体重为运动重力的负荷来源,大多数使用者的体力无法多次负荷其自身体重,因此需要在正常使用引体向上运动机的情况下,增加一个辅助力,然而目前的一些引体向上训练器大多数采用配重机构上下滑动来实现助力效果,滑动时易产生噪声,且大部分采用跪姿做引体向上,训练时人体很不自然,达不到很好的训练效果。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不容易产生噪音,且使用者能够采用站姿做引体向上的引体向上训练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容易产生噪音,且使用者能够采用站姿做引体向上的引体向上训练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引体向上训练器,包括:主架体,所述主架体包括用于供使用者手部抓握的抓握结构;助力装置,所述助力装置包括助力架和弹性伸缩杆,所述助力架与所述主架体铰接连接,且所述使用者的脚部能够支撑于所述助力架上,所述弹性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架体的底部以及所述助力架铰接连接。
优选地,引体向上训练器还包括力量调节装置,所述力量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助力架上,所述弹性伸缩杆靠近所述助力架的一端与所述力量调节装置铰接连接,所述力量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弹性伸缩杆的初始力大小。
优选地,所述助力架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力量调节装置包括滑动结构、丝杆、大锥齿轮、小锥齿轮以及驱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与所述导向结构滑动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导向结构二者相互平行,且所述丝杆设置于导向结构上,所述大锥齿轮套设于所述丝杆上、并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小锥齿轮与所述大锥齿轮二者轴线相互垂直、并相互啮合,所述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滑动结构上,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小锥齿轮连接、以驱动所述小锥齿轮转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结构为手轮,所述小锥齿轮与所述手轮连接、以与所述手轮同步转动,所述导向结构为导向杆,所述滑动结构为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底端设置有滑动槽,所述导向杆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且二者滑动连接。
优选地,引体向上训练器还包括连接杆,所述弹性伸缩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弹性连接杆对称设置于所述滑动结构的两侧,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滑动结构、并与所述滑动结构同步滑动,两个所述弹性伸缩杆靠近所述助力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铰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力量调节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滑动结构、所述丝杆、所述大锥齿轮以及所述小锥齿轮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外壳外部,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槽,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外壳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导向槽,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槽,且所述连接杆与各所述第二导向槽均滑动连接。
优选地,引体向上训练器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主架体两侧的扶手。
优选地,所述抓握结构为抓握杆,所述主架体的上部沿所述主架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有多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主架体两侧的支撑斜杆,各所述支撑斜杆与所述主架体之间的角度均为锐角,且所述抓握杆的两端能够分别支撑于两个所述支撑斜杆上。
优选地,引体向上训练器还包括柔性连接件,所述抓握结构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件与所述主架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力源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力源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82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