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硬质水底种植净水植物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28198.3 | 申请日: | 2022-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8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 发明(设计)人: | 华海峰;华佳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信达(江苏)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B65H75/44;C02F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张虞旭驹 |
| 地址: | 2141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质 水底 种植 净水 植物 方法 | ||
1.一种硬质水底种植净水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1:装置固定:抽干景观水池的蓄水,将施肥组件(5)铺设在水池底部,分别将第一安装机构(2)和第二安装机构(3)固定在水池四角处,并且在水池边缘处均匀安装若干固定杆(202),随后依次将小格尼龙网(4)边缘处与第一安装机构(2)和第二安装机构(3)进行固定;
S2:水草铺设:在小格尼龙网(4)上等距离摆放密刺苦草,再将大格尼龙网(1)与第一安装机构(2)和第二安装机构(3)进行固定,并且根据水草高度调节大格尼龙网(1)的高度,使得大格尼龙网(1)覆盖在水草上方,避免注水时水草飘起,往水池内缓缓注水,在水草生长过程中通过施肥组件(5)对水草进行养料供给,促进水草生长;
S3:水质改良过程:草毯效果形成后,密刺苦草草毯就会最大限度的吸附水体中的颗粒悬浮物,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物质,确保水体的健康和清澈见底的景观效果;
S4:后期处理:通过第一安装机构(2)和第二安装机构(3)将小格尼龙网(4)向上移动,使水草脱离与水池的接触,使水草被收集至大格尼龙网(1)和小格尼龙网(4)内部,进行统一处理,最后将大格尼龙网(1)和小格尼龙网(4)收卷至收集组件(203)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质水底种植净水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格尼龙网(1)下方设置有小格尼龙网(4),所述大格尼龙网(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机构(2)和第二安装机构(3),所述第一安装机构(2)包括驱动组件(201)、固定杆(202)、收集组件(203),所述固定杆(202)设置在大格尼龙网(1)和小格尼龙网(4)外部且与大格尼龙网(1)和小格尼龙网(4)固定连接,一端所述固定杆(202)中部活动连接有收集组件(203),所述驱动组件(201)与收集组件(203)连接并且用于驱动收集组件(203)进行移动,所述大格尼龙网(1)远离驱动组件(20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机构(3),所述小格尼龙网(4)下方设置有施肥组件(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硬质水底种植净水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01)包括第一固定块(2011)和第一电机(2012),所述第一固定块(2011)固定安装在水池内部,所述第一固定块(2011)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012),所述第一电机(2012)的输出端贯穿第一固定块(2011)且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2013),所述第一丝杆(2013)远离第一电机(2012)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块(201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硬质水底种植净水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2013)杆身外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2014)和第二活动板(2015),所述第二活动板(2015)位于第一活动板(2014)下方,所述第一活动板(2014)远离第一丝杆(20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环(2017),所述第二活动板(2015)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019),所述第二活动板(2015)远离第一丝杆(201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2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硬质水底种植净水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06)包括连接块(2061)和卡块(2064),所述连接块(2061)固定连接在第二活动板(2015)和安装座(2019)一端,所述连接块(2061)中部开设有连接槽(2062),所述连接块(2061)内部开设有两个与卡块(2064)下端对应的卡槽(2063),所述卡块(2064)与卡槽(2063)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2061)上表面且分别位于卡槽(2063)外部固定连接有弹簧(2065),所述弹簧(2065)套设在卡块(2064)下端杆身外,所述弹簧(2065)顶端与卡块(2064)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信达(江苏)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未经金信达(江苏)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819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超声与钼靶多模态融合分析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引体向上训练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