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位置隔离开关机构的缓冲限位装置及操动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227646.8 | 申请日: | 2022-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2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相前;邓建新;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H31/02 | 分类号: | H01H31/02;H01H3/60;H01H3/26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武博 |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位置 隔离 开关 机构 缓冲 限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位置隔离开关机构的缓冲限位装置及操动机构,涉及三位置开关操动机构技术领域,包括输出轴、安装于输出轴的驱动板,驱动板沿其中心线方向的一侧表面开有凹槽,输出轴下方设置安装有滚轮的滚轮轴,滚轮轴两端分别通过弹簧与穿过输出轴的框架相连,以在滚轮进入凹槽后保持弹簧拉长状态。本发明通过在框架之间设置滚轮配合凹槽的形式,不需要额外占用空间,能够利用转动惯性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在运行至中间位置时提供能量吸收,有效降低传动机构输出力,实现缓解冲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位置开关操动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位置隔离开关机构的缓冲限位装置及操动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各类三位置隔离接地开关具有小型化、复合化等特点,在中高压开关设备中被广泛采用,与之配套的操动机构的功能、结构以及可靠性,成为目前重点解决和优化问题。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负荷开关机构用分闸缓冲机构,其机构采用弹性压片作为中间限位缓冲件,可通过调节弹性压片的加紧力的变化满足缓冲要求,减缓中间位置的冲击,实现预定的功能。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分闸缓冲装置,左套件和右套件对称,左套件内从右至左依次装有滚珠,弹簧、螺纹套,实现滚珠加弹簧的形式,两套装备通过夹持,实现运动拐臂经过时滚珠夹紧力控制回弹。
虽然上述夹持式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缓冲问题,但是夹持式本身需要两侧具备较大的空间,不能应用于紧凑型产品空间狭小位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位置隔离开关机构的缓冲限位装置及操动机构,通过在框架之间设置滚轮配合凹槽的形式,不需要额外占用空间,能够利用转动惯性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在运行至中间位置时提供能量吸收,有效降低传动机构输出力,实现缓解冲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位置隔离开关机构的缓冲限位装置,包括输出轴、安装于输出轴的驱动板,驱动板沿其中心线方向的一侧表面开有凹槽,输出轴下方设置安装有滚轮的滚轮轴,滚轮轴两端分别通过弹簧与穿过输出轴的框架相连,以在滚轮进入凹槽后保持弹簧拉长状态。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弹簧的伸缩方向与驱动板中心线方向平行。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驱动板两侧对称设置框架,框架开有用于输出轴穿过的穿孔。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弹簧一端与滚轮轴固定,另一端通过垂直于框架的连接件与框架相连。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凹槽开设于驱动板弧形面的中间位置。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凹槽内壁为与滚轮表面相适应的弧形面。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凹槽的两侧具有与弧形面凸起方向相反的弧形过渡段。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滚轮轴的轴线与输出轴平行,滚轮轴端部与框架之间存在间隙。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三位置隔离开关操动机构,包括所述的缓冲限位装置。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输出轴连接电机,所述框架连接壳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驱动板中间位置设置凹槽,输出轴下方设置安装有滚轮的滚轮轴,滚轮轴与框架通过弹簧连接,凹槽、滚轮、滚动轴和弹簧均设置于两框架之间的空间,不需要占用独立空间,且凹槽设置于驱动板盘面中间位置,滚轮轴通过弹簧提供拉力,利用滚轮进入凹槽后,继续前进迫使弹簧拉长,实现中间位置过冲时的能量转化为弹簧能力,实现缓冲限位;解决了传统三位置机构中间位置电机的转动惯性冲击,导致中间位置不准确,进而影响电机寿命的潜在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76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