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板材挤出模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26988.8 | 申请日: | 2022-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0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陈营;徐绍娟;魏燕红;江秉华;伏思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工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9C48/305 | 分类号: | B29C48/305;B29C48/86;B29C48/87;B29C48/27;B01D46/10;B01D46/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何凡 |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板材 挤出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板材挤出模具,属于塑料板材模具技术领域,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的上下壁中均设置有第一加热板,所述模具本体的两侧壁均设置有第二加热板,本发明通过第一加热板与第二加热板对模具本体内的塑料溶液进行直接加热,同时第二加热板形成的热量散发到第二壳体中,也可以通过气管传递至第一壳体内,增加其加热与其保温效果,通过多面加热使得模具本体内的塑料板材加热的更为均匀,提高加热效率,当进行冷却时,打开滑板,打开封板与第一封盖进行冷却,打开抽风机进行抽气,使得气流从第二壳体的内部经过气管,再从第二框板中出去,气流从第二壳体流动,使得模具本体的外周冷却,提高其冷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板材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板材挤出模具。
背景技术
挤出模具属于成型模具的一种,只不过他的出料方式是通过挤出这个动作来实现象。在铝异型结构广泛应用,也用在塑胶件中。在挤出机前端,用于做管材,或异型材。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有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塑料板材挤出模具的出现大大方便了板材的制造,但是目前阶段的塑料板材制造装置,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塑料板材表面加热不均,导致板材加工效果差,容易造成板材塑形不平整的现象,且加热效率以及冷却效率低,使得整个加工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料板材挤出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板材挤出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的上下壁中均设置有第一加热板,所述模具本体的两侧壁均设置有第二加热板,所述第二加热板的外侧设置在模具本体外部,所述第二加热板的左侧外部设置有第二壳体,所述模具本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通过气管连通,所述模具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三拉把,所述模具本体的上端设置有浇注管,所述浇注管设置在第一壳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壳体内部顶盖上的第二框板,所述第二框板的内部设置有抽风机。
优选的,所述抽风机的下方设置有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抽风机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封盖,所述第一封盖的一端与第一壳体上端铰接,所述第一封盖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拉把。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框板,所述第一框板连通第二壳体外部与第二壳体内部,所述第一框板的内部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贯穿第一框板、第二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拉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板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二壳体侧壁上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外部设置有弹簧,所述活动柱贯穿套筒的外端设置有拉板,所述活动柱的另一端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一端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外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外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第一框板内部,所述限位块的外侧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插杆贯穿套筒和过滤网插入固定孔中,所述插杆的外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紧贴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拉板的外端连接有卡扣,所述固定架的外侧横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端设置有固定环。
优选的,所述模具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与模具本体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板的侧部设置有气缸输出端,所述气缸固定在模具本体的外壁上,所述模具本体与气缸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铰接的第二封盖,所述第二封盖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拉把。
优选的,所述第二封盖靠近模具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卡板,所述密封卡板的外部设置有密封槽。
优选的,所述密封卡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磁块,所述密封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磁块,所述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的相邻面磁性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工业学院,未经成都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69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