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酸镍分离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26605.7 | 申请日: | 2022-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4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素霞;岳占斌;包能远;李睿;杨晓亮;郝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23/00 | 分类号: | C22B23/00;C22B3/24;C25C1/12 |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周立新 |
| 地址: | 7371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酸镍分离方法,是将铜电解废液经电积法脱铜脱杂后的高酸高镍液,通过酸镍分离器进行逆流交换后实现酸、镍分离,产出回收酸液和回收镍液,回收酸返回电解体系,回收镍液生产镍产品。本发明使用阴离子均相膜逆流交换分离器,利用渗析原理对高酸高镍溶液进行酸镍分离,在阴离子均相膜的两侧分别通入高酸高镍液和水,由于浓度梯度差的存在,阴离子被吸引而顺利通过膜孔道进入水的一侧,同时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可以自由转移保持电荷平衡,进行多级交换实现酸镍分离。本方法能有效分离酸和镍,酸回收率可达到80%以上,镍的截留率可达到80%以上;回收镍液用于镍产品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酸镍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铜电解废液净化处理过程中的脱镍工艺本质上就是酸镍分离,目前,脱镍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结晶法、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国内多数厂家采用结晶法产出粗硫酸镍,主要有电热蒸发浓缩法、冷冻结晶法、蒸汽间接加热浓缩、直火浓缩法、浸没燃烧蒸发器生产粗硫酸镍等。电热蒸发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脱镍效率高等优点,但电耗高,能力低,环保投资及运行成本较高,在应用时受到限制。冷冻结晶法由于需要设备多、占地面积大、脱镍效率低等因素一直未得到广泛采用。直火浓缩法具有设备简单、镍直收率高等优点一度在小型铜冶炼厂广泛采用,但其燃烧与蒸发设备不密闭、酸挥发多、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操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等缺点。蒸汽间接加热浓缩采用蒸汽间接加热使溶液蒸发,由于溶液含酸高,腐蚀严重,对真空蒸发材质要求较高,采用搪瓷反应釜,具有耐高温、高酸等特性,但其传热效率低,结晶率低,镍直收率偏低,蒸发速度慢,比较适合处理量小的工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酸镍分离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酸镍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铜电解废液经电积脱铜、脱杂处理,得到高酸高镍溶液;
(2)将高酸高镍溶液加入到酸镍分离器中,进行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酸镍分离器包括平衡箱,所述平衡箱内设有阴离子均相膜,所述阴离子均相膜将平衡箱分隔为换液腔和受液腔,所述换液腔的一侧设有进液孔、另一侧设有排液孔,所述进液孔处连接有进液管,所述排液孔处连接有排液管,所述进液管上设有进液阀,所述排液管上设有排液阀,所述受液腔的一侧设有进水孔,另一侧设有排水孔,所述进水孔处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排水孔处连接有排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
进一步地,所述阴离子均相膜为聚砜季铵型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对电解废液通电,阳极采用不溶阳极,阴极采用铜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阴离子均相膜逆流交换进行酸镍分离,利用渗析原理对高酸高镍溶液进行酸镍分离,在阴离子均相膜的两侧分别通入高酸高镍液和水,由于浓度梯度差的存在,阴离子被吸引而顺利通过膜孔道进入水的一侧,同时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可以自由转移保持电荷平衡,进行多级交换实现酸镍分离;本方法能有效分离酸和镍,酸回收率可达到80%以上,镍的截留率可达到80%以上;回收镍液用于镍产品生产。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发明酸镍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平衡箱,2-阴离子均相膜,3-换液腔,4-受液腔,5-进液孔,6-排液孔,7-进液管,8-排液管,9-进液阀,10-排液阀,11-进水孔,12-排水孔,13-进水管,14-排水管,15-进水阀,16-排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66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