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调控水稻种子收获期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26594.2 | 申请日: | 2022-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7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高家东;刘军;付华;张友胜;马国辉;吴志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A01N43/16 | 分类号: | A01N43/16;A01N43/08;A01N37/42;A01P21/00;A01P3/00;A01G22/22;A01G7/06;A01G1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蓝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2 | 代理人: | 欧阳凯 |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调控 水稻 种子 收获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子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调控水稻种子收获期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组合物是由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原料制成:二氢杨梅素提取物61.50~63.50%,白黎芦醇提取物6.00~9.00%,维生素C 12.00~16.00%,调环酸钙12.00~16.00%。本发明配方合理,综合利用了化学原料和天然植物中提取物对调控种子收获期的各自效果,经实验验证对调控水稻种子收获期效果非常明显;加工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为调控水稻种子收获时期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调控水稻种子收获期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种子是水稻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和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水稻种子的质量决定大田生产的成败,其中,种子适时成熟收获又是决定种子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作物种子的收获期与种子发芽率、活力高低以用之后幼苗的健壮度和生育状况等有显著相关性,因此适时收获种子是作物制种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求。近年来,随着制种规模的扩大、制种方式的变化和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在制种过程中经常碰到天气不好、但种子必须收获的不利情况。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收获种子,一是给收获工作造成不方便,二是收获后的种子由于天气原因,特别是多雨天气的影响,容易发生堆沤、霉变污染等情况从而导致种子劣变,极大程度影响种子质量,给大田生产带来直接损失。还有一种不利情况是同一时间大面积的种子需要收获。大面积种子同时收获的情况不仅给收获机械和人员的安排带来很多不便,也严重影响收获不及时的种子质量。因此,错期而适时收获种子成了制种农业生产者一直梦寐以求之事。尤其是随着天气预报工作预测准确性的提高,开发能够调控水稻种子收获时期的产品成了水稻制种市场的热门产品,但此种技术产品一直未有突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调控水稻种子收获期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具有调控水稻种子的收获期,使种子在合适的时间达到要求的种子芽率,以便在合适的时间和天气条件下收获种子的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在调控水稻种子收获期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调控水稻种子收获期的组合物,该组合物是由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原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是由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原料制成:
所述二氢杨梅素提取物,是指以藤茶为原料,通过提取、纯化得到的产品,其中二氢杨梅素的质量百分含量≥55%;
所述白黎芦醇提取物,是指以葡萄皮和葡萄籽为原料,通过提取、纯化得到的产品,其中白黎芦醇的质量百分含量≥20%;
所述维生素C中维生素C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95%;
所述调环酸钙为调环酸钙质量百分含量占85%的可湿性粉剂。
所述二氢杨梅素提取物是按以下步骤制备得到:采用藤茶的新鲜茎叶,在温度35~45℃条件下干燥后得到藤茶干燥原料;将藤茶干燥原料采用乙醇提取法得到藤茶提取液,浓缩提取液至其原体积的30~40%,并将浓缩液放置在-4℃冷库中静置24小时,干燥液体底部沉淀即得二氢杨梅素提取物;所述乙醇提取法中藤茶干燥原料与乙醇的质量比例为1:10~12,乙醇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5~95%;所述藤茶采用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或江西产的藤茶。优选地,所述乙醇体积百分比浓度90%;所述干燥液体底部沉淀为是将浓缩液底部的沉淀在90~95℃的烘箱中烘干;所述藤茶采用湖南张家界地区春夏季节出产的藤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65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