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25047.2 | 申请日: | 202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2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萩原一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41/035 | 分类号: | H02K41/035;G02B7/09;G02B27/64;G03B5/00;G03B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庚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07 | 代理人: | 李永虎;李伟波 |
地址: | 314112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驱动 装置 照相机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容易进行量产的透镜驱动装置。透镜驱动装置(5)具备:保持透镜体(6)的载体(22);能够以沿透镜体(6)的光轴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载体(22)的框架(24);能够以沿与光轴正交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框架(24)的基座(33);以及检测载体(22)的位置并搭载沿光轴的方向驱动载体(22)的电路元件即AF驱动IC(61)并加以电连接的FPC即AF驱动FPC(60)。框架(24)通过将作为弯曲的细长板状体的第1金属构件(T2~T5)及第2金属构件(T1、T6)组装到树脂中而形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智能电话等电子设备的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已知具备闭环控制的自动对焦功能和抖动修正功能的照相机装置。作为与这种照相机装置相关的文献,有专利文献1。在这种照相机装置中,在透镜保持架的外周面形成立体电路,并在该立体电路上直接安装了位置传感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373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上述的现有技术需要大量用于部件安装的专用设备,在量产方面存在问题。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课题而构思,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进行量产的透镜驱动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保持透镜体的载体;能够以沿所述透镜体的光轴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所述载体的框架;能够以沿与所述光轴正交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所述框架的基座;以及检测所述载体的位置并搭载沿所述光轴的方向驱动所述载体的电路元件并加以电连接的FPC(柔性印刷电路),所述框架通过将作为弯曲的细长板状体的第1金属构件及第2金属构件组装到树脂中而形成,所述基座与所述第1金属构件的露出的第1端部电连接,所述载体与所述第2金属构件的露出的第1端部电连接,所述FPC安装到所述框架上且与所述第1金属构件及所述第2金属构件的露出的各第2端部电连接。
在该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第2端部露出于所述框架的与所述光轴平行的一个侧面,所述FPC安装在该侧面。
另外,也可以是各所述第1端部露出于朝向所述光轴方向的前侧的所述框架的前侧面,所述第1金属构件的所述第1端部与第1前侧弹簧电连接,所述第1前侧弹簧与从所述基座延伸的吊线(suspension wire)电连接,所述第2金属构件的所述第1端部与固定于所述载体的第2前侧弹簧电连接。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第1金属构件及所述第2金属构件的所述第2端部被设置成在所述框架的侧面上使得所述板状体的板面朝向外侧而从所述光轴方向的后侧向前侧延伸,在所述第2端部的前侧,所述板面以朝向前侧的方式弯曲而构成水平部,所述第1端部从所述水平部以曲柄状弯曲,所述板面以保持朝向前侧的状态处于比所述水平部更靠前侧的位置。
该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金属构件及所述第2金属构件的所述第2端部被设置成在所述框架的侧面上使得所述板状体的板面朝向外侧而从所述光轴方向的后侧向前侧延伸,在所述第2端部的前侧,所述板面以朝向前侧的方式弯曲而构成水平部,所述第1端部向前侧弯曲,以在与所述水平部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折痕。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第1金属构件及所述第2金属构件的所述第2端部被设置成在所述框架的侧面上使得所述板状体的板面朝向外侧而从所述光轴方向的后侧向前侧延伸,在所述第2端部的前侧,所述板面以保持朝向外侧的状态沿与所述光轴正交的方向弯曲而构成水平部,所述第1端部以使所述板面保持朝向外侧的状态向前侧弯曲。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电路元件具有霍尔元件,在所述载体设有与所述电路元件对置的位置检测用磁石。
另外,也可以是有四个所述第1金属构件和两个所述第2金属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50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