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圆盘串的双通道蒸发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23429.1 | 申请日: | 202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3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范颖静;杨卓蒙;夏怡真;周子豪;吴智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R3/32 | 分类号: | F23R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盘 双通道 蒸发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带圆盘串的双通道蒸发管,一部分燃油从圆盘外通道流入蒸发管,沿着圆盘串外壁直接流至蒸发管出口,另一部分燃油则通过圆盘串内通道流入蒸发管。圆盘串底端圆盘结构的侧壁及底面都均匀设置了喷油孔,内通道燃油通过喷油孔喷出。圆盘串结构的设计,不仅增加了圆盘串内通道燃油在蒸发管内的滞留时间,而且同时增加了圆盘串外通道燃油在蒸发管内的滞留时间,能够提高蒸发管的蒸发效率,圆盘串底端侧壁喷油孔的设计,巧妙的利用了外通道燃油对喷油孔喷出燃油的剪切力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燃油的雾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型发动机燃烧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圆盘串的双通道蒸发管。
背景技术
微型发动机具有燃烧室长度短、体积小,燃料在燃烧室内滞留时间短的结构特点,因此,燃料与空气的掺混效果并不明显,容易造成燃烧不充分。微型发动机燃烧室受到空间布局的限制,一般采用结构简单、供油压力低的蒸发管进行供油。蒸发管的基本工作原理为:燃油喷入充满高温气流的炽热蒸发管内,在气动力作用下雾化的同时,迅速吸热蒸发成为蒸汽,并且与管内少量空气混合形成油气,使得燃油在燃烧室内能够稳定燃烧。
燃油在蒸发管内的雾化蒸发效果直接影响了燃烧室的各项性能参数,进而影响了微型发动机的性能。本发明基于传统的燃烧室蒸发管结构,在蒸发管内部设置了圆盘串燃油内通道,使得燃油无论是通过内通道还是外通道流入蒸发管内,都增加了燃油在蒸发管内的滞留时间,有效的提高了燃油在蒸发管内的蒸发雾化效果,同时圆盘串底端侧壁及底面的喷油孔设计,利用了外通道燃油的剪切力作用,进一步提高圆盘串内通道燃油的雾化效果,对于微型发动机燃烧室的燃烧效果起着促进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带圆盘串的双通道蒸发管。与现有的技术结构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在传统的蒸发管结构内设置了圆盘串通道结构,将蒸发管内的通道分为两个部分,燃油无论是通过内通道还是外通道流入蒸发管,由于圆盘串结构的存在,都会使得燃油在蒸发管内的滞留时间得到提高,有效的促进了蒸发管的燃油蒸发效率;同时,圆盘串底端侧壁及底面的喷油孔设计,使得内通道燃油由侧壁喷油孔喷出时,受到了外通道燃油的剪切力作用,提高了内通道燃油的雾化效果。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圆盘串的双通道蒸发管,它将蒸发管内的燃油通道分为了两个部分,增加了燃油在蒸发管内的滞留时间,促进了燃油的蒸发效果,同时利用外通道燃油的剪切力作用,提高了内通道燃油的雾化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圆盘串的双通道蒸发管,包括圆盘串通道的内、外壁结构以及蒸发管壁面,其特征在于:基于传统的蒸发管结构,本发明在蒸发管内设置了圆盘串通道,将燃油通道分为了两个部分,燃油无论是从内通道还是外通道流入,其滞留时间都比传统蒸发管的燃油滞留时间长,因此燃油的蒸发效果更好;同时,圆盘串底端侧壁及底面的喷油孔设计,利用了外通道燃油对内通道燃油的剪切力作用,增强了内通道燃油的雾化效果。
所述圆盘串通道,其特征在于:圆盘串通道内壁面共设置7个圆盘结构,其轴径为16mm,圆盘直径为40mm,相邻圆盘的中心间距为18mm;圆盘串外壁面与内壁面的间距为5mm。
所述圆盘串底端侧壁及底面的喷油孔,其特征在于:喷油孔的直径为1~2mm,侧壁喷油孔沿圆盘周向均匀分布,圆盘一周共20个喷油孔,圆盘底面喷油孔呈中心放射状均匀分布,底面共有121个喷油孔。
所述蒸发管壁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蒸发管壁面的直径为60mm,长度为175mm,蒸发管壁面出口处的扩张角为15°,蒸发管出口扩张通道沿轴向的投影长度为25mm。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34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图文装订的背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在线视觉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