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压暂降同源识别方法及相关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22609.8 | 申请日: | 2022-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1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柱;张帅;郑晨;李温静;王利民;刘书铭;张博;孙国齐;张喆;杜月;孟祥亮;方玺;刘星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V10/75 | 分类号: | G06V10/75;G06K9/62;G06F16/2458;G06F16/26;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藏斌 |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压 同源 识别 方法 相关 设备 | ||
1.一种电压暂降同源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至少两个智能配电终端对应的第一待同源识别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待同源识别数据包括与所述智能配电终端对目标电网记录的电压暂降故障波形对应的三相交流电的电压数据;
对各所述第一待同源识别数据进行统一采样率处理,分别获得各所述第一待同源识别数据对应的第二待同源识别数据;
利用S变换获得各所述第二待同源识别数据中的暂降数据段;
在各所述暂降数据段中确定出基准数据段和非基准数据段;
利用预设变压器传递矩阵,基于所述基准数据段构建出基准数据集;
分别对所述基准数据集和由各所述非基准数据段构建出的非基准数据集进行时序二维图形化处理,获得与所述基准数据集对应的第一格拉姆角场矩阵和与所述非基准数据集对应的第二格拉姆角场矩阵;
利用所述第一格拉姆角场矩阵与所述第二格拉姆角场矩阵进行图像匹配,获得电压暂降相似度;
将所述电压暂降相似度与预设同源识别阈值进行比较,获得电压暂降同源识别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各所述第一待同源识别数据进行统一采样率处理,分别获得各所述第一待同源识别数据对应的第二待同源识别数据,包括:
分别确定各所述第一待同源识别数据在相同采样周期的采样点数;
按照预设采样选择条件,在各所述采样点数中确定基准采样点数;
按照所述基准采样点数,统一各所述第一待同源识别数据的采样率,获得各所述第一待同源识别数据对应的第二待同源识别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S变换获得各所述第二待同源识别数据中的暂降数据段,包括:
利用S变换分别确定各所述第二待同源识别数据中的电压暂降起始时刻和电压暂降终止时刻;
对任一所述第二待同源识别数据:根据该第二待同源识别数据对应的所述电压暂降起始时刻和所述电压暂降终止时刻,提取出该第二待同源识别数据中的暂降数据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各所述暂降数据段中确定出基准数据段和非基准数据段,包括:
按照预设基准数据段确定条件,在各所述暂降数据段中确定出基准数据段,将除所述基准数据段以外的其他所述暂降数据段确定为非基准数据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变压器传递矩阵包括至少一个与变压器传递特性有关的传递矩阵,所述利用预设变压器传递矩阵,基于所述基准数据段构建出基准数据集,包括:
将所述基准数据段分别乘以所述预设变压器传递矩阵中的各个所述传递矩阵,获得基准数据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对所述基准数据集和由各所述非基准数据段构建出的非基准数据集进行时序二维图形化处理,获得与所述基准数据集对应的第一格拉姆角场矩阵和与所述非基准数据集对应的第二格拉姆角场矩阵,包括:
分别对所述基准数据集和由各所述非基准数据段构建出的非基准数据集进行数据标准化缩放,获得与所述基准数据集对应的基准缩放数据和与所述非基准数据集对应的非基准缩放数据;
分别将所述基准缩放数据和所述非基准缩放数据由笛卡尔坐标系转换至极坐标系,获得与所述基准缩放数据对应的基准映射角度和与所述非基准缩放数据对应的非基准映射角度;
分别利用所述基准映射角度和所述非基准映射角度进行格拉姆角场转换,获得与所述基准数据集对应的第一格拉姆角场矩阵和与所述非基准数据集对应的第二格拉姆角场矩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第一格拉姆角场矩阵与所述第二格拉姆角场矩阵进行图像匹配,获得电压暂降相似度,包括:
利用感知哈希算法,分别计算出所述第一格拉姆角场矩阵的第一哈希指纹序列和所述第二格拉姆角场矩阵的第二哈希指纹序列;
利用欧几里得范数,基于所述第一哈希指纹序列和所述第二哈希指纹序列计算出电压暂降相似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260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