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扎普司特在高尿酸血症及尿酸性肾病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22160.5 | 申请日: | 2022-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8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庞建新;吴婷;赵泽安;李咏梅;李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1/519 | 分类号: | A61K31/519;A61P19/06;A61P13/1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齐键 |
| 地址: | 5105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扎普司特 尿酸 肾病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扎普司特在高尿酸血症及尿酸性肾病中的应用。利用国内外广泛使用的14C尿酸摄取实验来评价扎普司特对URAT1的抑制作用,并构建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评价扎普司特的体内降尿酸效果,构建尿酸性肾病小鼠模型评价扎普司特的肾脏保护作用;从体外发现扎普司特能通过抑制URAT1发挥降尿酸效果从而保护尿酸性肾病,为设计、合成与开发新型的双靶点促尿酸排泄小分子化合物提供设计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涉及扎普司特在高尿酸血症及尿酸性肾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尿酸为体内嘌呤类物质代谢的最终产物。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疾病,其特征是血液中尿酸(uric acid,UA)过多,由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不足引起。流行病学研究发现HUA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呈年轻化趋势。大量研究表明,HUA可以引起痛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及肾脏病变等。因此,其预防和治疗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其中70%的尿酸通过肾脏排出,因而肾脏被认为是循环尿酸的重要调节剂。持续的尿酸水平升高容易引发肾小管损伤、间质纤维化、肾小球硬化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最终导致高尿酸血症性肾病(hyperuricaemic nephropathy,HN),严重影响疾病预后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阐明HUA或者HN的发生机制将有助于提供防治HUA及相关疾病的新策略。
URAT1是近曲肾小管刷状缘侧膜的尿酸-有机阴离子交换蛋白,由有机阴离子编码家族SLC22A12基因编码的一种膜转运蛋白。主要参与尿酸在肾近端小管的重吸收,是维持体内尿酸稳态十分重要的转运体。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中几乎都能检测到肾脏URAT1表达增强,使用抑制剂降低血尿酸后其表达相应减少,而且当体内尿酸水平升高时,URAT1会由静止状态向激活状态转化。说明尿酸转运体除可通过抑制剂或激动剂改变其功能外,机体存在通过改变转运体表达水平和/或转运状态调节其功能的现象,但是尿酸如何调节尿酸转运体表达和功能目前还不清楚。目前,几乎所有的促尿酸排泄药都集中在URAT1靶点,苯溴马隆和丙磺舒都属于URAT1非选择性抑制剂,只有雷西纳德(Lesinurad)是全球首个上市的特异性URAT1抑制剂。但由于这些药物选择性低,毒副作用大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寻找和开发新的降尿酸药物靶点或者药物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Zaprinast即扎普司特,是一种新型抗变态反应药物,能稳定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的细胞膜,阻止脱颗粒,从而抑制组胺和5-羟色胺等过敏反应介质的释放,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扎普司特新的药理作用,如镇痛、抗炎、抗纤维化、舒张血管、影响能量代谢等作用。有研究发现扎普司特可通过抑制cGMP特异性磷酸二酯酶从而改善肾脏炎症及肾纤维化,从而发挥肾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扎普司特具有明显的降尿酸效果,其作用机制与抑制URAT1的转运功能有关,通过减少对尿酸的重吸收,从而促进尿酸从尿液中排出,减轻尿酸对肾脏的损害作用,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为此,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出扎普司特在制备抑制URAT1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出扎普司特在制备防治高尿酸血症和/或尿酸性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扎普司特抑制URAT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包括扎普司特作为活性成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是以扎普司特作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扎普司特的剂量为1mg/kg/d~15mg/kg/d。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扎普司特的剂量为2mg/kg/d~10mg/kg/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未经南方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21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