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断路器非全相分闸的监测系统及其构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221099.2 | 申请日: | 2022-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5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洪贞贤;王明方;刘小波;梁东明;梁锦滔;刘海静;张均蔚;张婉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黄忠 |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非全相分闸 监测 系统 及其 构建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电力设备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断路器非全相分闸的监测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其中方法包括:对断路器的三相均分闸、一相没分闸、二相没分闸、三相没分闸的断路器母线电压U和通过A相电流、中性线电流的信息的分析,设置4只显示器L1、L2、L3、L4,分别与逻辑电路的输出端F1、F2、F3、F4连接,通过逻辑电路来实现显示器L1、L2、L3、L4的显示,从而构建断路器非全相分闸的监测系统,以此来判断断路器不全相分闸的类型。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对10kV补偿电容器断路器的各相分闸状态无法进行完整、可靠的判断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设备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断路器非全相分闸的监测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真空断路器因其有体积小、重量轻、灭弧性能好得以广泛应用于10kV断路器中,变电站内主要作为主变压器低压侧、站用变压器、10kV出线、10kV补偿电容器组等用来切断或闭合高压电路的断路器。随着真空断路器不断的推广、扩大,真空断路器的各种问题也在不断的出现,特别是10kV补偿电容器断路器每天需要不断的合上和分开,有的每天动作高达十多次,机械故障的机率比其他断路器要高得多,常见故障主要有:断路器合不上闸、断路器分闸失灵、储能机构故障、真空断路器非全相分闸,前几种故障现象目前可以通过断路器分合过程的声音、信号指示、储能机构中电机的转动、弹簧的位置等信息来判断,而真空断路器非全相分闸故障因三相回路带的电压和电流大小不同而使问题复杂化,至今还没有完整、可靠的判断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断路器非全相分闸的监测系统及其构建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对10kV补偿电容器断路器的各相分闸状态无法进行完整、可靠的判断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断路器非全相分闸的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压继电器、若干个电流继电器、若干个与门模块、若干个非门模块和若干个显示器;
断路器母线通过电压继电器分别与第一与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第一非门模块的输入端、第二与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以及第三与门模块的第一端相连;
断路器A相通过第一电流继电器分别与第二非门模块的输入端和第二与门模块的第三输入端相连,第二非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与门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中性线N相通过第二电流继电器分别与第三非门模块的输入端和第三与门模块的第二端相连,第三非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与门模块的第三端和第二与门模块的第二端相连;
第一非门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显示器相连,第一与门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显示器相连,第三与门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三显示器相连,第二与门模块的输出端与第四显示器相连。
可选地,当断路器的三相均分闸时,第一显示器进行常亮显示,第二显示器、第三显示器和第四显示器均不亮。
可选地,当断路器的其中任意一相未分闸时,第二显示器进行常亮显示,第一显示器、第三显示器和第四显示器均不亮。
可选地,当断路器的其中任意两相未分闸时,第三显示器进行常亮显示、第一显示器、第二显示器和第四显示器均不亮。
可选地,当断路器的三相均未分闸时,第四显示器进行常亮显示、第一显示器、第二显示器和第三显示器均不亮。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断路器非全相分闸的监测系统的构建方法,应用于构建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断路器非全相分闸的监测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10kV补偿电容器断路器的电气接线图和相量图;
根据所述电气接线图和所述相量图分别以断路器各种分闸情况进行电流和电压分析并用逻辑数值进行表示,生成所述各种分闸情况时电压和电流的第一逻辑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10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