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截流井远程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21059.8 | 申请日: | 202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3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帅;贾学东;陈传林;章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兰贝尔(江苏)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E03F5/14;E03F7/00;B01D29/64;G16Y10/35;G16Y20/10;G16Y40/10;G16Y40/3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齐童 |
地址: | 2113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截流 远程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截流井远程控制系统及方法,涉及截流井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市面上大部分的截流井排水管排入污水时,污水中的杂质将截污网内壁格栅堵住,导致污水无法迅速流入截流井内,如遇暴雨天气,城市内水量徒增,排水受阻的问题。智慧截流井内壁一侧设置有截污网,截污网内侧分别设置有清理刷板,通过清理刷板对截污网内壁进行清理,避免污水中的杂质堵塞截污网侧壁格栅网,大大提高了流入截流井的污水流量,避免造成城市污水的积压,减少了工人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集中采用PLC控制模块控制,同时启动各个液压阀的开启与关闭,集水、排水,工作效率高,大大提高了控制终端和智慧截流井的安全稳定系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截流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慧截流井远程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截流井是集中的一口井,即把一些产生污染的窨井集中到一口井中,由此井通向污水处理厂,然后用于污水处理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染问题随之加重,废水排放量逐年增长,雨污不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下河,是造成和谁不净、污染严重的根源之一。每当雨水季节时雨水量大浸润线上涨快极大的威胁到城市的安全稳定性,然而目前市面上的智慧截流井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如遇暴雨天气,城市内水量徒增,排水受阻,在低洼处或道路上容易造成积水,给人们生活造成困扰;
2、不少厂区或生活社区将污水管跟雨水管混流或者混接,如此就导致大量生活污水进入到河道,进而直接污染了河道,这将不利于现代城市化的长远发展;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截流井排水管排入污水时,污水中的杂质将截污网内壁格栅堵住,流入截流井的流量大大减少,导致污水无法迅速流入截流井内,造成城市污水的积压,需人工进行清理,提高了工人劳动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截流井远程控制系统及方法,通过截流井控制模块控制PLC控制模块并进行数据推送,发出预警,方便远程控制人员及时处理,避免出现内涝的情况,定位精准,后台统计管理模块结合数据库内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日常核查,对各个地区的环境和排水量进行监测和评估,方便远程控制人员对不同地区实行相对应的排污排水方案,利于城市水质管理,有利于现代城市化的长远发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慧截流井远程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智慧截流井和远程控制中心,控制终端与智慧截流井通过信号传输连接,控制终端与远程控制中心通过网络信号传输连接,控制终端包括控制柜、液压站、雨量计和摄像头,控制柜一侧通过导线与液压站电性连接,控制柜一侧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表面分别通过螺栓与雨量计和摄像头固定连接,雨量计和摄像头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柜电性连接;
智慧截流井两侧分别设置有排水管和溢流管,智慧截流井下表面安装有排空泵,排空泵上端通过连接法兰与排空管道固定连接,智慧截流井内壁一侧设置有截污网,截污网内侧分别设置有清理刷板,智慧截流井内壁另一侧设置有排水液压闸板,智慧截流井下端一侧与截污管固定连接,智慧截流井内壁一侧设置有与截污管相对应的液压限流器。
进一步的,截污网侧壁设置为格栅网状结构,截污网内壁与清理刷板一侧接触,清理刷板上端分别安装有液压气缸,液压气缸带动清理刷板在截污网内壁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智慧截流井内壁一侧设置有报警器,智慧截流井内安装有液位计,液位计位于水面上,智慧截流井底端设置有水质监测仪,报警器、液位计和水质监测仪分别与控制柜信号传输连接。
进一步的,控制柜内安装有PLC控制模块,PLC控制模块输出端分别与液压限流器控制模块、排水液压阀板控制模块、水位监测模块、雨量监测模块、排空泵控制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兰贝尔(江苏)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阿兰贝尔(江苏)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10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化硅功率器件结终端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动汽车延时充电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