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天运载器的姿控舱及运载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19744.7 | 申请日: | 2022-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0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 发明(设计)人: | 戴政;张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G1/24 | 分类号: | B64G1/24;B64G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5 | 代理人: | 徐红岗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航天 运载 姿控舱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天运载器的姿控舱,包括:圆柱形的姿控舱,所述姿控舱的四个象限分别设置一个正推姿控发动机和两个侧推姿控发动机,所述正推姿控发动机沿着所述姿控舱轴向的第一方向设置在舱壁下半段,所述两个侧推姿控发动机设置在所述姿控舱的舱壁上半段且位于所述正推姿控发动机上方两侧。该姿控舱能够较好地利用姿控舱的空间,满足姿控舱的布局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运载器结构布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天运载器的姿控舱及运载器。
背景技术
航天运载器的末级为了完成入轨和姿态控制,需要设置动力系统在姿控舱进行航天运载器的俯仰、偏航和滚动三通道辅助控制,现有的动力系统布局不能充分利用姿控舱的空间。对于外形较大的姿控发动机而言,安装在小直径的姿控舱里没有合适的布局方案,现有技术的姿控发动机的布局方式无法保证姿控发动机控制力臂且不能充分利用姿控舱的空间。
鉴于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充分利用姿控舱空间且能够保证姿控发动机控制力臂的航天运载器的姿控舱及运载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航天运载器的姿控舱及运载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天运载器的姿控舱,包括:圆柱形的姿控舱,所述姿控舱的四个象限分别设置一个正推姿控发动机和两个侧推姿控发动机,所述正推姿控发动机沿着所述姿控舱轴向的第一方向设置在舱壁下半段,所述两个侧推姿控发动机设置在所述姿控舱的舱壁上半段且位于所述正推姿控发动机上方两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两个侧推姿控发动机在第一方向上错开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两个侧推姿控发动机在第一方向上正投影部分重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两个侧推姿控发动机朝向相反且发动机的推力室朝向舱壁外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两个侧推姿控发动机的推力室外侧设置套筒,所述套筒延伸至舱壁的通孔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姿控舱的舱壁通孔对应每个所述侧推姿控发动机的推力室朝向方向设置成椭圆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正推姿控发动机的推力室朝向所述姿控舱的下端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侧推姿控发动机的轴线距离所述姿控舱的轴线的最小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侧推姿控发动机的轴线距离该象限内的所述姿控舱舱壁的最大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正推姿控发动机与所述侧推发动机的推进剂管路沿着所述姿控舱的舱壁环形设置且避开其它发动机。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航天运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航天运载器的姿控舱。
本发明的航天运载器的姿控舱采用正推姿控发动机沿着姿控舱轴向的第一方向设置在舱壁下半段,两个侧推姿控发动机设置在姿控舱的舱壁上半段且位于正推姿控发动机上方两侧的布局方式,能够较好地利用姿控舱的空间,满足姿控舱的布局要求,来节省空间和保证控制力臂,不需要增大姿控舱的直径,避免了姿控舱重量的增加。
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发明所欲主张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的附图是本发明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绘示了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航天运载器的姿控舱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00-姿控舱,101-通孔,200-正推姿控发动机,300-侧推姿控发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97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