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肝癌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的试剂盒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219220.8 | 申请日: | 2022-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0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叶林森;俞浩远;陈观兴;李坤;袁泽南;石梦辰;杨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N15/11;G01N33/574 |
| 代理公司: | 广州艾维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39 | 代理人: | 黄强 |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肝癌 辅助 诊断 预后 评估 试剂盒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肝癌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的试剂盒,包括检测C1qtnf1基因表达水平的引物和/或C1qtnf1基因编码蛋白含量检测试剂。通过对C1qtnf1表达水平进行检测,从而可以有效对肝病患者肝癌患病几率进行合理预测,即C1qtnf1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临床辅助诊断肝癌疾病的生物标志物。通过对受试者体内C1qtnf1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可以为预防乙肝或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向肝癌发展作提前准备工作,防止疾病的迅速发展和恶化对患者造成不可以的健康损害,也可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合理评估,为治疗及康复提供合理有效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为人类攻克肝癌提供了一个新的药物治疗靶点,从而为后续的药物研发、临床治疗等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和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肝癌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的试剂盒及应用。
背景技术
肝癌是世界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的疾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肝细胞癌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肝硬化向肝癌转化时间长,医保花费高,费时费力,并且提前预警的生物学指标敏感性和特异性差。最新的观点认为疾病进展是一个动态过程,通常从正常状态通过小的或数量变化的逐渐积累,最终导致剧烈或定性表型转变为疾病状态。相当多的证据表明,就在许多疾病的正常状态和疾病状态之间的急剧转变之前,临界状态或临界点的存在。
近些年来,新的高通量组学技术,更加高级的动物模型为寻找关键癌基因及肿瘤因子提供了新的思路,特别是在研究疾病前状态及转变临界点方向上。因为疾病进展期间的临界点(或疾病前的过度状态)是临界状态,其中仍有可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并且可以为即将发生的疾病状态的早期预警信号。因此在肝癌进展过程中,尤其是非肿瘤期,能够提前对肝癌的发生以及发展进行诊断或预测则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肝癌发病因素不明确、难以进行提前预防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用于肝癌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的试剂盒及应用。通过选择C1qtnf1基因作为标志物,能够用于对肝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有效预测,从而筛选出肝癌的高发病人群,以进行合理的提前预防,显著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及严重程度,减少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肝癌辅助诊断和/或预后评估的试剂盒,包括检测C1qtnf1基因表达水平的引物对和/或C1qtnf1基因编码蛋白含量检测试剂。
作为优选地,所述引物对的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作为优选地,所述C1qtnf1基因编码蛋白含量检测试剂选自CTRP1单克隆抗体和/或CTRP1多克隆抗体。
作为优选地,所述C1qtnf1基因编码蛋白含量检测试剂选自 Monoclonal Anti-C1QTNF1 antibody(MilliporeSigma,#WH0114897M1)、C1qTNF1/CTRP1 Antibody(NovusBiologicals,#NBP1-76626)、Anti-CTRP1 antibody(Abcam,#ab25973)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地,所述试剂盒还包括PCR酶、PCR缓冲液、dNTPs、荧光底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地,所述荧光底物选自Syber Green或荧光标记的探针。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物在制备用于肝癌辅助诊断和/或预后评估的试剂盒中的应用,所述组合物包括检测C1qtnf1基因表达水平的引物对和/或C1qtnf1基因编码蛋白含量检测试剂。
作为优选地,所述引物对的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92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