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惯性星光组合的星矢量气动光学零位误差校正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16538.0 | 申请日: | 2022-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8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熹;李天琦;杨艳强;宋凝芳;田一卓;田龙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C21/20 | 分类号: | G01C21/20;G01C21/16;G01C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汇航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87 | 代理人: | 黄川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惯性 星光 组合 矢量 气动 光学 零位 误差 校正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基于惯性星光组合的星矢量气动光学零位误差校正方法,运用惯性星光组合滤波实现对气动光学星矢量零位误差的建模与校正,根据惯导系统与星敏感器输出的信息建立包含气动光学星矢量零位误差的误差观测模型,并形成基于线性卡尔曼滤波器的闭环校正信息融合方案校正气动光学星矢量零位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惯性星光组合导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惯性星光组合的星矢量气动光学零位误差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星光导航作为提升惯性导航性能的主要方式广泛应用于中远程、洲际弹道导弹中。在飞行器进入大气层外空间后,通过调姿观星校正射前初始对准误差和惯性导航随时间发散的平台角误差,进而提升位置精度。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采用惯性/星光组合方式,理论上可以达到百米量级的导航精度。
然而,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大气层内外跳跃飞行,星光观测窗口会有杂光以及激波、剪切层等复杂流场干扰,使惯性/星光组合观测传感器饱和、星图信噪比降低、星矢量偏移,即面临惯性/星光组合气动光学效应影响,导致组合不可用或者性能劣化。已有研究表明,飞行器在近空间以3马赫巡航时,在传感器未饱和时的气动效应误差约10角秒,远大于星敏感器3角秒的典型性能。
气动光学效应对星矢量的误差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高阶气动光学效应与气动噪声所引起的星矢量随机漂移,第二部分为低阶气动光学效应所引起的星矢量零位误差。传统的基于图像复原的星矢量误差校正方法对星矢量的随机漂移校正效果显著但是无法对零位误差进行有效校正,因此亟需研究一种可以有效校正气动光学效应所引起的星矢量零位误差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惯性星光组合的星矢量气动光学零位误差校正方法,运用惯性星光组合滤波实现对气动光学星矢量零位误差的建模与校正。根据惯导系统与星敏感器输出的信息建立包含气动光学星矢量零位误差的误差状态模型与观测模型,并形成基于线性卡尔曼滤波器的闭环校正信息融合方案校正气动光学星矢量零位误差。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惯性星光组合的星矢量气动光学零位误差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包含星矢量气动光学零位的状态方程与观测方程;
星敏感器在其工作时段内向惯性导航系统提供连续星光量测信息,根据惯性导航系统误差模型,设星光惯性系统安装误差、惯性导航系统工具误差均已预先进行补偿,并考虑星矢量的方位角与高度角的气动光学零位误差,得到包含位置误差、速度误差、姿态误差与星矢量气动光学零位误差的导航坐标系下的组合导航状态方程与观测方程;
S2:输入状态初值、系统常数及系统噪声,计算状态一步预测值、状态一步预测均方误差及系统的滤波增益;
S3:利用观测方程对状态一步预测值、状态一步预测均方误差进行修正得到系统的估计值;
S4:通过逐次迭代更新即能够获得位置误差、速度误差、姿态误差与星矢量气动光学零位误差的导航坐标系下的最优估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65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