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限域共轭微孔聚合物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12353.2 | 申请日: | 2022-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4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黎明;苏倩文;王银莹;文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J7/16 | 分类号: | C08J7/16;C08L27/18;C08L27/16;C08L33/20;C08L25/06;C08L27/06;B01D61/02;B01D67/00;B01D6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张晓博 |
| 地址: | 43006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轭 微孔 聚合物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限域共轭微孔聚合物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膜制备及膜分离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复合膜,是通过乙酰基环三聚“两段法”反应得到,具体是将反应单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并在酸催化作用下,先形成预聚液,然后将所述预聚液修饰在高分子聚合物基底膜表面经热固化获得。本发明制得的限域共轭微孔聚合物复合膜直接为片状,产量高可大量制备,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并且,本发明通过在含大量微孔的基底膜上发生限域聚合反应,仅在微孔部分聚合成膜,而主体部分则由高分子纤维作支撑,既增强了其渗透通量(152.8L m‑2h‑1bar‑1,比现有CMP膜的渗透通量高一个数量级),又明显改善了膜的柔韧性,规避了CMP膜刚性结构导致的易脆、易碎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膜制备及膜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限域共轭微孔聚合物复 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溶剂纳滤(OSN)技术在化工与制药等行业的物料分离、药物浓缩与精 制、溶剂与催化剂回收等过程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可大幅度降低分离过程 的能耗和碳排放,正成为膜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耐溶剂膜材料是OSN技术的 核心,针对OSN膜存在的溶剂通量小、分离精度低、耐溶胀性能不足等挑战称 为工程领域的技术难题。共轭微孔聚合物(CMP)膜具有刚性永久超微孔道、 高孔隙率、孔结构及化学环境可调控、交联骨架稳定性好等优势,在分离领域具 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瓶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限域共轭微孔聚合物 (CCMP)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制备的限域共轭微孔聚合物 (CCMP)复合膜可用于各种分离场所如有机溶剂纳滤、气体分离、离子筛分和 手性分离等领域,解决或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限域共轭微孔聚合物(CCMP)复合膜,是通过乙酰基环三聚“两段法” 反应得到,具体是将反应单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并在酸催化作用下,先形成预 聚液,然后将所述预聚液修饰在高分子聚合物基底膜表面经热固化获得。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所述限域共轭微孔聚合物(CCMP)复合 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将反应单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按配比加入酸,混匀,将所得混合 反应液置于加热设备中,升温至50~200℃发生预聚合反应12~48h,形成预聚液(prepolymer);再将所述预聚液均匀修饰在高分子基底膜表面,待预聚液成型 后进行热固化;最后将所得固化产物洗涤,得到所述的限域共轭微孔聚合物 (CCMP)复合膜。
具体地,本发明的上述反应可以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或者直接在空气下进 行。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氩气或二氧化碳等中的任 一种。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反应单体可以为1,4-二乙酰苯、4,4'-二乙酰 基二苯醚、1,1'-二乙酰基二茂铁、1,1'-(9,9'-螺二[芴]-2,7'-二基)二乙酮、4,4'-二乙 酰联苯、1,3-二乙酰苯、1,3,5-三乙酰苯、1,1'-(2,2'-二甲基-[1,1'-联苯]-4,4'-二基) 二乙酮中的任一种或者任意两种;所述反应单体的结构式如下式1所示。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反应单体用量可不做具体限定,依据复合膜 厚度进行选择即可。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有机溶剂可以为甲苯、二甲苯、环己烷、环 己酮、二氯甲烷、丙酮、四氢呋喃、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等中的至少一种。
较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中的任一种 或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学,未经湖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23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