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伤口修复的仿生血小板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12243.6 | 申请日: | 2022-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2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赵远锦;姜媛媛;陈国璞;汪雨;徐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鼓楼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L26/00 | 分类号: | A61L26/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谭思聪 |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伤口 修复 仿生 血小板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伤口修复的仿生血小板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血小板膜:
将抗凝全血加入到离心管中,经第一次离心后获得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对血浆使用稀释剂稀释后,进行第二次离心,并用PBS混合液重悬第二次离心后获得的血小板;对悬浮在PBS混合液中的血小板进行反复冻融获得血小板膜;对血小板膜进行第三次离心,丢弃上清液并分离出血小板膜;利用PBS缓冲液对血小板膜洗涤后,进行超声处理、冻干以及称重;
S2、制备仿生血小板水凝胶:
在去离子水中添加海藻酸盐、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配置活化的海藻酸盐溶液;在去离子水中添加S1制备得到的血小板膜,配置血小板膜溶液;将活化的海藻酸盐溶液和血小板膜溶液混合,通过活化的海藻酸盐的羧基基团与血小板膜上的胺基共价偶联,形成仿生血小板水凝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伤口修复的仿生血小板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中,所述抗凝全血为新鲜的或者在-4℃环境中保存一周以内的人或动物的抗凝全血,其用量为0.02-20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伤口修复的仿生血小板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中,所述第一次离心的离心力为100-500g,离心时间为5-30分钟;所述第二次离心的离心力为100-2000g,离心时间为5-50分钟;所述第三次离心的离心力为1000-10000g,离心时间为5-6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伤口修复的仿生血小板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中,所述PBS混合液和PBS缓冲液中均添加有0.2-10mM的蛋白酶抑制剂,所述PBS混合液中还添加有0.1-15mM的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伤口修复的仿生血小板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中,在所述冻融这一步骤中,冷冻温度为-100~-20℃,解冻温度为1~45℃,冻融次数为1-10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伤口修复的仿生血小板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中,所述超声处理使用的超声仪频率设置为20-100kHz,功率设置为5-500W,超声时间设置为1-3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伤口修复的仿生血小板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2中,所述活化的海藻酸盐溶液体积为5-10000μL,海藻酸盐的浓度为0.2-20wt%,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的添加量为0.5-50mg,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添加量为0.3-30m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伤口修复的仿生血小板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2中,所述血小板膜溶液的浓度为1-100mg/mL。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伤口修复的仿生血小板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2中,活化的海藻酸盐和血小板膜的混合溶液中添加有银纳米颗粒,其浓度为1-2000μg/mL。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用于伤口修复的仿生血小板水凝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鼓楼医院,未经南京鼓楼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22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