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进风方舱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207282.7 | 申请日: | 2022-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4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 发明(设计)人: | 田江泽;袁代光;张瑞龙;申林;刘铮;徐胜;张娜;孙志峰;闫灿;胡慧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B13/00 | 分类号: | A62B13/00;A62B2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 |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人防工程 进风方舱 系统 | ||
1.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进风方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毒舱和风机舱,所述滤毒舱和风机舱内部相互独立,外部通过拼接组装为一体,滤毒舱内设置滤毒系统,包括过滤吸收器和风管,风机舱内设置有风机系统,包括风机和风管,过滤吸收器与风机之间通过风管连通,所述风管自舱外进入滤毒舱内,并依次连通滤毒吸收器和风机,再通向风机舱外,构成将滤毒系统和风机系统连通且与外部密封的密闭通道,所述风机舱包括左舱、中舱和右舱,所述左舱、中舱和右舱内部连通,外部舱体通过拼接组装为一体,中舱的数量能够根据进风风量调整为零个、一个或多个;
所述滤毒舱包括防毒通道、滤毒室和存储室,所述防毒通道与滤毒室和存储室之间均设有密闭隔墙,防毒通道面向存储室的密闭隔墙上开有第一密闭门,用于进出存储室,存储室内设有数个存储柜,用于存放过滤吸收器;防毒通道面向滤毒室的密闭隔墙上开有第二密闭门,用于进出滤毒室,所述过滤吸收器和风管安装在滤毒室内;防毒通道面向舱外的舱壁上开有第三密闭门,用于进出滤毒舱;
所述存储柜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滤毒室内上方舱壁安装有滑轮滑道,下方舱壁装有导轨,用于搬运过滤吸收器进行更换;所述滑轮滑道的数量为两条,每条滑道均采用钢板折弯成型,并均匀设有加强肋,滑道内各配置有两个滑轮,滑轮采用滚动轴承,起吊滚轮采用弧形表面,两端配滚针轴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进风方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闭门、第二密闭门和第三密闭门的门边安装有上、中、下三个铰链,门上设置限位机构,门锁采用斜面三点锁紧,锁紧方式为内联杆式,门开启角度大于90°,门内手把轴上设置快速脱锁插销,门上方设置防雨檐,门框与门板咬合处设置密封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进风方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毒通道面向滤毒室的密闭隔墙上和面向舱外的舱壁上各设有手/电动密闭阀门,用于更换过滤吸收器后排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进风方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舱的左舱与滤毒舱拼接,贯穿左舱的舱壁和滤毒舱的舱壁设置有电源转接板,中舱侧壁设有采光窗户,右舱设有用于人员出入风机舱的双扇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进风方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舱内侧壁设置有集控系统,所述集控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报警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风机实现以下功能:
清洁功能,将户外清洁空气输入人防工程内部;
滤毒功能,将户外染毒空气经过滤吸收器过滤后输入人防工程内部;
隔绝功能,将人防工程内部空气抽出后再次输入人防工程内部;
净化功能,将滤毒舱内残余的污染空气经更换的过滤吸收器净化后输入人防工程内部;
所述报警模块包括警示灯和电铃,所述警示灯包括红、黄、绿、白四种颜色,分别对应显示隔绝、滤毒、清洁、净化四种功能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进风方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毒系统和风机系统中,过滤吸收器的前端和后端、滤毒舱与风机舱的风管连接处的前端和后端、风机舱通向舱外的风管处前端各安装有手/电动密闭阀门,风机系统采用电动/脚踩两用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进风方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毒舱和风机舱的舱体采用钢结构、聚氨酯泡沫板和蒙皮压制成大板,大板压制时预埋用于风管或手/电动密闭阀门连接的法兰,各大板通过焊接拼合,再通过内外包角、包边铆接成方舱整体,结合面间打密封胶;舱体顶板安装标准起吊角件,角件对齐;舱体底部设置有叉车孔,舱体外侧设置有可拆卸式登舱梯。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进风方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毒舱和风机舱内的照明电路供电与滤毒系统和风机系统的供电电路独立,分别配置两套配电箱,风机舱内的左舱、中舱和右舱之间的照明供电电路相互独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72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