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身高度传感器用外壳装配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6035.5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9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金之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广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11 | 代理人: | 周超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身 高度 传感 器用 外壳 装配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装配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高度传感器用外壳装配设备,包括设备支架,所述传感器外壳包括经注塑形成并依次连接的下壳体、上壳体、摇杆,设备支架上设有用于配合装配并间歇供给下壳体与上壳体的补给组件,设备支架上还设有用于提高电子元件在下壳体内装配精度的定位组件。本发明相较于现有的装配方式,提高了制备出的霍尔式车高传感器在使用时的准确度,还能实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快速装配,此外,通过开设倒角并安装支撑弹簧,使得下涂胶海绵的倾斜顶面能与上壳体的底部保持紧密贴合,从而确保对上壳体底部的涂胶效果,并能提高摇杆与上壳体之间的装配速度,实现进一步快速装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装配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车身高度传感器用外壳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车身高度传感器,(又叫轴高传感器,车姿传感器,悬架高度传感器等),是汽车上用于测量车身前后悬架姿态变化必不可少的零部件。目前汽车的悬架控制系统(如主动悬架系统、悬架阻尼控制系统、空气悬架系统等),前大灯自动调节系统均需要通过该传感器测量汽车行驶姿态的变化。线性霍尔型是最早应用在车身高度测量上的非接触式传感器,其利用了霍尔元件输出与磁场成正比的特点,通过设计一一个特殊的磁路,确保在一定角度范围内,通过霍尔元件的磁场与转轴角度呈正比关系。同时专用Hall ASIC的出现也使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能够对输出进行编程及线性补偿,提高了测量的精度。但是,由于线性霍尔只能直接测量一个方向磁场强度的原因,磁场强度的细微变化都会引起输出的变化,这就需要在制造传感器时确保很高的定位精度。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4339266U的中国专利文献中提出了一种车身高度传感器用装配设备,实现了摇杆与外壳之间间隙的精确控制,确保装配效果,但是该类装配设备在实际使用时,并不能有效保证电子元件在传感器壳体内部的定位精度(例如公开号为CN201828234U的中国专利文献中提出了霍尔式车身高度传感器),从而在后续人工或机械臂装配多个电子元件时位置不一,从而间接影响霍尔式车高传感器的使用精度,此外,现有车高传感器外壳大多采用注塑的方式进行生产,再进行人工卡合安装,导致传感器外壳装配效率低,不利于企业的批量化生产,因此,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高度传感器用外壳装配设备来满足企业关于霍尔式车高传感器外壳的精确批量装配需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高度传感器用外壳装配设备,具备霍尔芯片定位精准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配霍尔式车高传感器时霍尔芯片定位不精确等系列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车身高度传感器用外壳装配设备,包括用于装配传感器外壳的设备支架,所述传感器外壳包括经注塑形成并依次连接的下壳体、上壳体、摇杆,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之间形成的空腔用于装载传感器内部电子元件,所述设备支架上设有用于配合装配并间歇供给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的补给组件,所述设备支架上还设有用于提高电子元件在所述下壳体内装配精度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含多个开设有安装槽的定位板,且所述定位板的外轮廓与所述下壳体的内壁相适配,所述安装槽用于安装电子元件,所述设备支架上安装有用于装配所述下壳体和所述上壳体的第一机械爪,所述第一机械爪还用于转移所述上壳体时对所述上壳体的上下侧涂胶处理,所述设备支架上还安装有用于转移并同步安装所述摇杆的第二机械爪。
优选地,所述补给组件包含两个位置相对应的壳体储备筒,所述设备支架上固定安装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开设有三个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两个所述壳体储备筒分别固定套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且两个所述壳体储备筒的高度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金之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金之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60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