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工装置的尾气余热回收CO2 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5489.0 | 申请日: | 2022-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6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华;赵杰;杨振军;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颉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F16L5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孙清晓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宝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工 装置 尾气 余热 回收 co base sub | ||
1.一种化工装置的尾气余热回收CO2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塔(100),所述回收塔(100)表面设有回收管道(101);
防泄单元(200),包括固定套设于回收管道(101)外部的护管(201),所述护管(201)内壁与回收管道(101)外壁之间间隔一段距离,且所述护管(201)套设于回收管道(101)与回收塔(100)连接端的一侧;
外护单元(300),所述外护单元(300)设于护管(201)一侧且位于回收管道(101)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装置的尾气余热回收CO2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管道外部活动套设有阻气套(203),所述阻气套(203)外壁与套管(20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护管(201)端部设有密封圈(202),所述阻气套(203)的长度与护管(201)的长度相同,且所述阻气套(203)的内径等于回收管道(101)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化工装置的尾气余热回收CO2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气套(203)端部固定插接有顶推杆(204),所述顶推杆(204)活动插接于筒体(205)内,且所述顶推杆(204)上设有一体成型的凸盘,所述筒体(205)内设有与凸盘连接的复位弹簧,且所述筒体(205)尾端与回收管道(101)进口端的法兰盘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化工装置的尾气余热回收CO2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05)端部设有凸块(207),所述凸块(207)压在凸盘上,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凸块(207)上固定插接有U型杆(208),所述U型杆(208)一端活动插接于连通弯管(210)内,且所述U型杆(208)活动插接于导架(209)上,所述导架(209)底端与导向筒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化工装置的尾气余热回收CO2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弯管(210)端部与探测管(211)连接,所述探测管(211)贯穿套管(201)与回收管道(101)连通,且所述探测管(211)上活动插接有探测支杆(213),所述探测管(211)顶端固定设有镂空架(212),所述镂空架(212)底面设有与探测支杆(213)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214)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化工装置的尾气余热回收CO2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单元(300)包括设于护管前端部的环形座(301),所述环形座(301)表面具有环形凹部(302),所述环形凹部(302)内表面设有内螺纹;
所述环形座(301)前侧设有套设于阻气套外表面的定位环(304),所述定位环(304)外表面活动套设有外封环(303),所述外封环(303)表面设有与环形凹部(302)连接的外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化工装置的尾气余热回收CO2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封环(303)一侧设有与其连接的齿圈(305),所述定位环(304)上设有驱使齿圈(305)转动的驱动器(306),通过所述驱动器(306)驱使齿圈(305)带动外封环(303)转动,使得外封环(303)与环形座(301)紧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化工装置的尾气余热回收CO2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封环(303)朝向环形座(301)的端面嵌设有防漏胶圈(30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化工装置的尾气余热回收CO2装置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当回收管道(101)连接端出现缝隙导致蒸汽泄露时,蒸汽进入探测管(211)内,并流经至连通弯管(210)内,推动其内的气体流动,将U型杆(208)向外顶推,使得U型杆(208)向上移动,同步带动凸块(207)沿着筒体(205)端面滑动,直至其与凸盘脱离;
S2:复位弹簧恢复形变,驱使顶推杆(204)沿着筒体(205)向外滑出,将阻气套(203)向护管(201)内腔推动,使得阻气套(203)将回收管道(101)缝隙处进行及时的封堵,避免蒸汽的进一步泄露,并在泄露的初期,进入探测管(211)内的蒸汽顶推探测支杆(213)向上移动并与传感器接触,触发报警信号反馈给工作人员;
S3:定位环(304)同步阻气套(203)移动而向环形座(301)移动并与其紧密接触,通过驱动器(306)驱使齿圈(305)转动,带动外封环(303)转动与环形凹部(302)螺纹连接,于阻气套(203)表面增加防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颉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颉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54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