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雾化吸入的笔型给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4101.5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0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涛;司伟雪;赵晓龙;王月然;王丽萍;蒋悦颖;徐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M31/00;A61M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领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90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雾化 吸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雾化吸入的笔型给药装置,包括定量给药控制装置,储药瓶固定装置和雾化装置。该笔型雾化器可用于产生的药物雾气,并供受试者吸入,实现治疗或免疫等效果。疫苗直接灌装到卡式瓶,配套分液笔使用,取代了注射器装疫苗的抽液步骤,减少了接种人员的工作量,规避了因用注射器穿刺胶塞抽药而导致的受伤风险。分液针穿刺一次卡式瓶,减少了因使用注射器多次抽药而导致的穿刺落屑。笔型雾化器通过准确分液可减少药液的浪费并且方便运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化给药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雾化吸入的笔型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在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加上季节转换期间的气候的骤寒骤暖,呼吸道疾病患者大大增加。雾化吸入给药可大大减缓呼吸道疾病问题。现有技术中已有的雾化给药装置主要采用边雾化边吸入的方式给药,需要在给药前对受试者进行指导,儿童甚至很多成人常常由于对吸入给药和自身呼吸的频率控制不当而大大影响药物雾气的吸入和吸收,这对于免疫接种或疾病治疗是很不利的。另外,边雾边吸可能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本发明涉及一种笔型雾化器,可将药液提前雾化至杯中,再吸入体内,既可防止交叉感染的同时又降低成本、且吸入接种效率高。目前呼吸道疾病的一种治疗方式是雾化吸入给药,其通过利用雾化器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经过患者鼻或口吸入,雾化的药物则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可以提高药物的局部浓度,达到治疗效果。雾化吸入对于毛细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喉炎、急性肺炎等均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雾化吸入式疫苗是通过雾化吸入免疫的疫苗,所谓雾化吸入免疫,是指通过雾化器将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这些微小颗粒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激发黏膜免疫。
实现这种雾化吸入治疗和免疫的设备、装置对于治疗和免疫的实施和质量非常重要,受到研发人员的极大关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雾化给药装置主要采用边雾化边吸入的方式给药,需要在给药前对受试者进行指导,儿童甚至很多成人常常由于对吸入给药和自身呼吸的频率控制不当而大大影响药物雾气的吸入和吸收,这对于免疫接种是很不利的。另外,对于免疫接种,为防止交叉感染,供受试者吸入的装置部分应在使用后进行消毒处理或丢弃处理。鉴于大规模接种的必要性,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又降低成本、且吸入接种效率高的雾化给药装置是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笔型雾化器,该笔型雾化器可用于产生的药物雾气,并供受试者吸入,实现治疗或免疫等效果。
接种者不需要注射接种,只需通过笔型雾化器将疫苗吸入呼吸道及肺部,从而获得黏膜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三重保护”。相较于注射式新冠疫苗形成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雾化吸入用疫苗可以诱导人体产生黏膜免疫,在病毒入侵的第一道关口预防感染和阻断传播。
利用本发明的笔形给药装置,雾化吸入用疫苗只需一吸即可完成接种,更加安全便捷,适用于大规模人群推广使用。同时一剂雾化吸入用疫苗仅需肌肉注射疫苗剂量的五分之一,产生的细胞免疫反应水平与肌肉注射相当,也就是说间接提高了五倍的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雾化装置边雾边吸存在交叉感染和高成本、低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笔形雾化给药装置,需要用药时,可将药液提前雾化至杯中,再吸入体内,达到治疗或免疫接种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可雾化吸入的笔型雾化给药装置包含定量给药控制装置,储药瓶固定装置和雾化装置。
所述定量给药控制装置包括按压钮,套筒式推杆,齿条,外壳,复位弹簧,第一弹簧限位部件,齿条定位器,步进位移槽,第二弹簧限位部件,齿条步进推动部件,步进限位杆,所述齿条下端设置有步进推头。
具体地,第一弹簧限位部件和第二弹簧限位部件设置于外壳两侧内壁,用于固定复位弹簧。
具体地,齿条定位器位于齿条的末端,用于套筒式推杆复位时使齿条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未经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41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渗漏预警机构的截止阀
- 下一篇:一种智能安全重合闸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