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栓弹力图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02073.3 | 申请日: | 2022-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8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 发明(设计)人: | 孙亚威;周思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赫菲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80;G06T5/00;G06T5/20;A61B5/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多智汇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72 | 代理人: | 鲁华 |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上寮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栓 弹力 信号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栓弹力图信号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弹力图摆动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感差值信号S1;使用数字带通滤波算法对采集到的电感差值信号S1滤波,得到滤波后的电感差值信号S2;使用检波算法,每个S2信号周期检出一个最大值的绝对值和一个最小值的绝对值,得到电感值振幅信号S3;使用定标算法对电感值振幅信号S3定标,得到摆动角度振幅信号S4;对摆动角度振幅信号S4进行描点绘图,负半轴图形镜像,得到原始血栓弹力图S5;使用平滑处理算法对并原始血栓弹力图S5做平滑处理,得到血栓弹力图图形;应用本申请的方法,能够达到解决全自动血栓弹力图仪机械运动带来的干扰,实现血栓弹力图仪的全自动化处理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栓弹力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血栓弹力图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血栓弹力图是反映血液凝固动态变化(包括纤维蛋白的形成速度,溶解状态和凝状的坚固性,弹力度)的指标,因此影响血栓弹力图的因素主要有:血小板的聚集状态、血小板的刚性、血凝的速度,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的高低等。
血栓弹力图是血栓弹力仪描绘出的特殊图形,其检测方法为:盛血杯以4°45'角度来回转动,摆动周期10秒(0.1赫兹),杯壁与圆柱体中间容放血液。当血液标本呈液态时,杯的来回转动不能带动圆柱体,通过传感器反映到描图纸上的信号是一条直线,当血液开始凝固时,杯与圆柱体之间因纤维蛋白黏附性而产生阻力,杯的转动带动圆柱体同时运动,随着纤维蛋白的增加阻力也不断增大,杯带动圆柱体的运动也随之变化,具体表现为柱体的摆动角度信号的振幅随着阻力增大,通过对摆动角度信号检波,得到血栓弹力图;
其中,摆动角度信号获取利用金属片与线圈耦合面积可以影响电感感值的这一原理,采用将一个金属片与两个平铺的线圈耦合,当金属片在两个线圈之间时,两个线圈电感相同,当金属片向其中一个线圈靠近时,两个线圈的电感分别会变大和变小,通过测得两个线圈的电感差值可以得到金属片的摆动角度。
上述现有的方式存在的缺陷在于:传统仪器通过复杂的模拟数字混合电路,将摆动角度转换为两路电感信号,电感信号转变为频率信号,对两路电感频率信号分频后合成方波信号,方波信号的高电平和低电平分别代表两路电感的感值大小,再对方波信号进行模拟低通滤波,放大,偏置后得到一个模拟信号,最后上位机通过模拟数字转换芯片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过程十分复杂且经过多次转换很难保证最终信号和摆动角度之间的线性,且这种传统方法还要后期调试,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血栓弹力图信号处理方法,还提供了一种血栓弹力图信号处理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血栓弹力图信号处理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集弹力图摆动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感差值信号S1;
第二步:使用数字带通滤波算法对采集到的电感差值信号S1滤波,得到滤波后的电感差值信号S2;
第三步:使用检波算法,每个S2信号周期检出一个最大值的绝对值和一个最小值的绝对值,得到电感值振幅信号S3;
第四步:使用定标算法对电感值振幅信号S3定标,得到摆动角度振幅信号S4;
第五步:对摆动角度振幅信号S4进行描点绘图,负半轴图形镜像,得到原始血栓弹力图S5;
第六步:使用平滑处理算法对并原始血栓弹力图S5做平滑处理,得到血栓弹力图图形。
本发明所述的血栓弹力图信号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步通过数字式差分电感角度传感器实现。
本发明所述的血栓弹力图信号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步中,通频带中心频率为0.1赫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赫菲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赫菲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20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