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散Pt/NC纳米颗粒电催化材料的合成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0764.X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5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陈铭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1/091 | 分类号: | C25B11/091;C25B1/04;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7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散 pt nc 纳米 颗粒 电催化 材料 合成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散Pt/NC纳米颗粒电催化材料的合成与应用,所述高分散Pt/NC纳米颗粒是利用具有对称性结构的卟啉有机配体将其Pt锚定在其中心,再与Ti(OBu)4进行组装成为MOF,通过在管式炉中用不同温度煅烧得到不同的高分散Pt/NC纳米颗粒。本发明采用连续水热和煅烧法制备了分散均匀、效率高的铂基电催化剂,Pt纳米颗粒的均匀分布主要是由于卟啉MOF中的卟啉环的锚定作用,这使得高温煅烧过程中Pt团聚情况尽可能减少。结果表明在酸性介质中,Pt/NC‑850在过电位仅为17、82和152mV的情况下电流密度可以达到10、50和100mA·cm‑2。同时我们还发现,Pt/NC‑850在碱性介质中也具有优异的活性、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催化析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分散Pt/NC纳米颗粒电催化材料的合成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经济和文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特别是化石燃料的迫切需求逐渐增加,同时伴随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与化石燃料相比,氢具有燃烧值高的优点,约为石油当量的3倍,氢还有其另一特别之处在于其燃烧产物是水,无任何污染,是最理想的能源载体。在各种制氢工艺中,电催化分解水析氢是阴极析氢反应(HER)制氢的有效方法,将电能转化为较为稳定的化学能,在获得氢气的同时不会产生其他副产物,是一种对环境友好、实现可持续储氢的方法。在电催化分解水析氢的过程中,要求降低析氢反应的过电位,提高电催化析氢反应的速率,这可以通过研究开发具备优异催化电催化析氢反应的催化剂来实现。因此,研究催化材料对电催化产氢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将催化剂负载在合适的基材材料上可使它们高度分散,有助于提高催化效率和稳定性目前,多种碳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碳纳米球等作为催化剂的载体,使得催化剂高度分散在碳基材料上。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由金属节点和有机配体组装而成的非常有序的材料,可以将各种金属固定在金属节点或有机配体中,从而实现金属固定和高分散。最近,由于卟啉环中的四个氮原子具有很强的金属捕获和固定能力,卟啉已被用作合成MOF的有机配体。例如,据报道,金属Pt可以与四(4-羧基苯基)卟啉(TCPP)配位,然后作为含有中心金属的有机配体与金属节点(Cu2+)自组装,进一步获得MOFs纳米片,在其中Pt含量可高达12.0wt%,并且Pt以高度分散的单原子形式存在。然而,卟啉基MOFs直接用作HER催化剂的报道较少,大多与其他材料复合,或作为金属纳米粒子、纳米团簇和量子点等的载体。例如,多孔PCN-222和PCN-221 已被用作载体,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封装Pt/C量子点,实现了高效的电催化析氢性能。此外,卟啉基MOFs的高温热解获得的材料由于其元素(如金属元素)的高度分散性,通常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性能。例如,在800℃高温热解PCN-MOFs获得的氮掺杂碳基材料(MSA-N-C)上的单原子金属在电催化CO2还原和氧还原反应(ORR)中具有优异的性能。然而,关于电催化析氢的报道很少
因此,研究高温煅烧卟啉MOFs获得的高分散催化材料并将其应用于电催化析氢,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合成一种高分散Pt/NC纳米颗粒电催化材料,以实现优异的电催化析氢效果。
一种高分散Pt/NC纳米颗粒电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Ti(OBu)4、苯甲酸和PtTCPP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了Ti-PtTCPP;
(2)以Ti-PtTCPP为原料,通过高温煅烧法制备了Pt基电催化材料Pt/NC- T。
其中,所述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150度,时间为5天;
所述步骤(2)中,煅烧温度分别为400,500,600,700,800,850度,时间为 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大学,未经重庆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07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