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模内攻牙冷却结构的汽车零部件精密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0505.7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3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愉愉;郑伦;王文杰;赵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数码模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37/10;B21D53/88;B23G1/18;B23G1/44;B23P23/04;B23Q1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瑞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9 | 代理人: | 罗磊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模内攻牙 冷却 结构 汽车零部件 精密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模内攻牙冷却结构的汽车零部件精密模具,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上设置有攻牙结构,下模座上设置有定位座、若干个冷却结构和若干个传送结构,定位座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零件放置在定位座上,定位座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块,定位块位于零件的两侧,攻牙结构包括旋转电机座、连接轴承和攻牙丝杆,冷却结构包括泵体、喷水管和进水管,传送结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丝杆,驱动电机上设置有控制器,定位座上设置有安装槽,驱动电机安装在安装槽内,传动丝杆穿过定位座连接在驱动电机上,若干个传动丝杆位于零件两侧。本发明通过攻牙结构、冷却结构和传送结构相互配合,保证模具的攻牙效率和攻牙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模内攻牙冷却结构的汽车零部件精密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整个冲压行业中,模内攻牙冷却系统一直困扰制造厂商,尤其在汽车零配件制造厂商,现在所有汽车配件零件都是高强度钢板甚至超高度强钢板,在汽配件的转轴和门锁系统中都有一些攻牙产品,现在大部分产品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都将传统的单工序模变更为级进模生产,级进模生产,增加模内攻牙设备,实现产品翻孔和攻牙在模内一起完成,但是产品在翻完孔进入到攻牙工序时,经常出现牙孔烧牙、丝锥温度过高磨损加快导致产品扭力和推力都无法满足,最终给冲压厂商带来客户端不可估量经济损失。
现在,通常采用油、气管来进行模内攻牙作业的冷却,但是一般使用油或者气管对模内攻牙的位置进行冷却,极易导致攻牙的废屑或油进行混合,导致后期不好清理,且因为油具有粘稠性,将废屑粘连在攻牙丝杆上,导致气管无法将废屑吹走,使得攻牙位置保持干净整洁,从而影响汽车零部件的攻牙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汽车零部件在进行攻牙的过程中,现有使用油或者气管配合对其进行冷却,但是极易导致油将废屑粘连在攻牙丝杆上,影响攻牙丝杆对汽车零部件攻牙的质量而提出的一种具有模内攻牙冷却结构的汽车零部件精密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模内攻牙冷却结构的汽车零部件精密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攻牙结构,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定位座、若干个冷却结构和若干个传送结构,所述定位座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零件放置在所述定位座上,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零件的两侧,所述攻牙结构包括旋转电机座、连接轴承和攻牙丝杆,所述冷却结构包括泵体、喷水管和进水管,所述传送结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丝杆,所述驱动电机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传动丝杆穿过所述定位座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上,若干个所述传动丝杆位于所述零件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导柱,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导正槽体,所述导柱与所述导正槽体相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螺接在升降机构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定位块的数量有2个,2个所述定位块之间围挡形成定位槽,所述零件位于所述定位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管槽,所述进水管安装在管槽内,所述泵体连接在所述进水管上,所述喷水管连接在所述泵体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喷水管呈向下弯曲的弧形形状,且若干个所述喷水管均朝向所述定位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定位块的周侧设置有集水槽,所述下模座内设置有排水管,所述集水槽和所述排水管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数码模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数码模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05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