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应用程序中数据库业务代码健壮性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0476.4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7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涛;万振华;王颉;李华;董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开源互联网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赵贯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应用程序 数据库 业务 代码 健壮性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检测应用程序中数据库业务代码健壮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IAST插桩工具对待测应用程序进行插桩处理,以获取到待测应用程序的每一个请求执行过程的上下文;
收集待测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交互操作的执行信息和用户信息,所述执行信息包括表示所涉及到的数据库的库名、表示所述数据库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表的表名、对所述数据表的不同操作的操作类型、sql语句以及执行时间;
对上述收集到的所述执行信息和用户信息进行分析梳理,以获得数据集,所述数据集具有树状层级数据结构;
基于统计算法,分别对所述数据集中处于不同层级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输出相应的风险预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应用程序中数据库业务代码健壮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集包括以数据库的库名为索引关键词的第一层数据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层数据结构内的以数据表的表名为关键索引词的第二层数据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层数据结构内的以数据表的操作类型为关键索引词的第三层数据结构以及位于第三层数据结构内的以每次具体操作的次数作为自增ID并作为关键索引词的第四层数据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应用程序中数据库业务代码健壮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分别从所述数据集中提取出用户名称、执行持续时间、数据表名、数据表操作类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应用程序中数据库业务代码健壮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表访问频率算法对所述数据表进行风险分析,如果某一所述数据表的访问频率远大于其他数据表,则输出包括热点数据缓存和分表操作的风险信息;通过表操作算法对数据表操作类型进行风险分析,如果某一数据表的其中一操作类型远大于其他操作类型,则输出包括架构优化的风险信息。
5.一种检测应用程序中数据库业务代码健壮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桩模块、数据收集模块、数据集建立模块和分析模块;
所述插桩模块,用于通过IAST插桩工具对待测应用程序进行插桩处理,以获取到待测应用程序的每一个请求执行过程的上下文;
所述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插桩模块收集待测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交互操作的执行信息和用户信息,所述执行信息包括表示所涉及到的数据库的库名、表示所述数据库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表的表名、对所述数据表的不同操作的操作类型、sql语句以及执行时间;
所述数据集建立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收集模块收集到的所述执行信息和用户信息进行分析梳理,以获得数据集,所述数据集具有树状层级数据结构;
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基于统计算法,分别对所述数据集中处于不同层级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输出相应的风险预警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应用程序中数据库业务代码健壮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集包括以数据库的库名为索引关键词的第一层数据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层数据结构内的以数据表的表名为关键索引词的第二层数据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层数据结构内的以数据表的操作类型为关键索引词的第三层数据结构以及位于第三层数据结构内的以每次具体操作的次数作为自增ID并作为关键索引词的第四层数据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应用程序中数据库业务代码健壮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可分别从所述数据集中提取出用户名称、执行持续时间、数据表名、数据表操作类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应用程序中数据库业务代码健壮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中设置有表访问频率算法和表操作算法,所述表访问频率算法用于对所述数据表进行风险分析,如果某一所述数据表的访问频率远大于其他数据表,则输出包括热点数据缓存和分表操作的风险信息;所述表操作算法,用于对数据表操作类型进行风险分析,如果某一数据表的其中一操作类型远大于其他操作类型,则输出包括架构优化的风险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开源互联网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开源互联网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047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