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拟黑多刺蚁或其提取物在制备抗结直肠癌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7649.1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2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梅;韦桂宁;何俊慧;韦洁;韦冬梅;李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5/64 | 分类号: | A61K35/6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来光业 |
地址: | 530022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拟黑多刺蚁 提取物 制备 直肠癌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拟黑多刺蚁或其提取物在制备抗结直肠癌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拟黑多刺蚁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取拟黑多刺蚁蚁粉,加入有机溶媒加热回流提取,减压回收所述有机溶媒后,浓缩即得所述提取物。本发明的首次发现拟黑多刺蚁或其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结直肠癌活性,具有制备抗结直肠癌药物或者具有抗结直肠癌功能的药物的成药潜力,可用于制备抗结直肠癌的药物,为开发成为抗结直肠癌药物创新药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具有潜在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拟黑多刺蚁或其提取物在制备抗结直肠癌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其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呈上升趋势。长期以来手术和化疗一直是结直肠癌患者的首选,5氟嘧啶仍然是CRC一线治疗的金标准,但复发频繁发生。因此,抗结直肠癌的新药研发迫在眉睫。近50年的临床实践显示:中药治疗肿瘤在改善机体内环境,带瘤生存和防治肿瘤的转移复发等方面优势明显。同时,中药能减少因手术、放化疗等损伤性治疗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而且毒副反应小,价格低廉,其作为补充和替代医疗(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Medicine,简称CAM)的主体,优势与特色日益彰显,许多西方国家的肿瘤专家也开始逐渐接受CAM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的主体作用,并已获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与认可。中药是我国特有的宝贵医药财富,历经2000余年医学实践检验,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临床作用。因此从中草药中寻找具有抗结直肠癌的天然生理活性物质并了解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又称鼎突多刺蚁、俗称黑蚂蚁,是指蚁科(Formicidae)多刺蚁属(Polyrhachis spp.)昆虫,中国南方各省均有分布。拟黑多刺蚁,味咸、酸,性平;归肝、肾经;具补肾益精,通经活络,解毒消肿之功效;主治肾虚头晕耳鸣,失眠多梦,阳痿遗精,风湿痹痛,中风偏瘫,手足麻木,红斑狼疮,毒蛇咬伤等症。拟黑多刺蚁全身含有 19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 8种氨基酸,蛋白质含量高达 40-60%;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原素,其中多种为人体所需、尤其锌、硒含量最丰富;此外还有特殊的“蚂蚁抗生素”即后胸侧板腺素等特种抗菌素,因此号称为“动物营养宝库”。
检索到有关拟黑多刺蚁的文献,如中国专利CN104586898B公开了一种拟黑多刺蚁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制备方法,采用乙醇提取、石油醚萃取、硅胶色谱柱分离的工艺提取改进的拟黑多刺蚁提取物。所述拟黑多刺蚁提取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拟黑多刺蚁蚁粉1000g,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4L,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得初油;用沸点为60℃-90℃的石油醚萃取,回收溶剂后分别得石油醚150g;石油醚部位经硅胶色谱柱,在0至60h内,石油醚:醋酸乙酯的体积比由100%:0%→80%:20%的流动相梯度洗脱,得121个流份,500mL/份;第11-22流份经重结晶得组分Ⅰ 20g、第28-36流份经反复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得组分Ⅱ 42g、第40-48流份经反复重结晶得组分Ⅲ 14g,合并组分Ⅰ、Ⅱ、Ⅲ,石油醚纯化即得。该发明改进的提取物可以用于制备治疗尿酸代谢失调引起的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肥胖、胰岛素抵抗、肾病、炎症、感染性疾病、肿瘤溶解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器官移植并发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药物。
又如,中国专利CN108096283A公开了一种拟黑多刺蚁提取物作为制备防治瘙痒药物的用途。该发明所述拟黑多刺蚁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采用乙醇或石油醚回流提取、减压回收有机溶媒,浓缩至1.0~1.2 g/mL,即得到。该发明的拟黑多刺蚁提取物可用于多种目的,从食品、保健品用途到治疗疾病的药物的用途,使其在预防或治疗瘙痒方面的临床应用具备科学依据。
现有文献资料显示拟黑多刺蚁具丰富的药理活性,但未见有关抗结直肠癌作用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76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