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业管理的门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5086.2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3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董铮;徐德刚;郑毅;杨建强;金鑫;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G07C9/23 | 分类号: | G07C9/23;H05K5/02;A61L2/18;A61L2/24;A61L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5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业管理 门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业管理的门禁装置,包括墙体、门禁本体和防护框,门禁本体固定安装于墙体的正面,墙体的正面且位于门禁本体的上方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消毒箱,消毒箱内腔的底部通过固定板固定安装有抽液泵,本发明涉及物业管理技术领域。该物业管理的门禁装置,通过消毒箱、抽液泵、输液管、储液箱和喷头的设置,使门禁在使用的过程中人们能够对其表面进行消毒,避免细菌的繁衍与传播,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病毒的传染,从而有效确保了人们的健康安全,且通过马达、螺纹杆和螺纹套的设置,使消毒液能够均匀的喷洒至门禁的表面,避免局部区域消毒不到的弊端,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业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物业管理的门禁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小区居民的财产安全考虑,目前大部分物业都会在小区的通道墙上安装门禁,在无门禁卡人员进入小区时都会接受物业管理人员的登记,以确保小区居民的安全,目前设置有门禁的小区通常都是人们采用刷门禁卡或输入密码进行出入,而刷门禁卡或输入密码时人的手会与门禁进行接触,但现有的门禁装置不具备消毒功能,由于小区每天进出的人员较多,在目前疫情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导致细菌病毒容易在门禁上发生传染,从而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安全性,且现有的门禁设备通常都是裸露在外的,缺少防护结构,导致门禁容易受外界因素的撞击而受到损坏,从而降低了门禁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业管理的门禁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物业管理的门禁装置不具备消毒的功能和缺少防护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物业管理的门禁装置,包括墙体、门禁本体和防护框,所述门禁本体固定安装于墙体的正面,所述墙体的正面且位于门禁本体的上方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消毒箱,所述消毒箱内腔的底部通过固定板固定安装有抽液泵,所述墙体的表面且位于门禁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内槽,所述安装槽内腔的底部且位于消毒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依次贯穿安装槽和内槽并通过轴承与内槽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且位于内槽的内部螺纹套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表面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表面连通有喷头,所述抽液泵的出水口连通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一端依次贯穿安装槽和内槽并与储液箱的顶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防护框背面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墙体的正面开设有与连接杆相适配的连接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磁铁,所述连接槽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与第一磁铁相配合使用的第二磁铁。
优选的,所述消毒箱的顶部连通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贯穿防护框并延伸至防护框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防护框的表面开设有开口。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表面的一侧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内槽内腔的一侧开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
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物业管理的门禁装置,通过消毒箱、抽液泵、输液管、储液箱和喷头的设置,使门禁在使用的过程中人们能够对其表面进行消毒,避免细菌的繁衍与传播,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病毒的传染,从而有效确保了人们的健康安全,且通过马达、螺纹杆和螺纹套的设置,使消毒液能够均匀的喷洒至门禁的表面,避免局部区域消毒不到的弊端,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2)该物业管理的门禁装置,通过防护框的设置,能够对门禁进行防护,避免居民在行车或搬家时对门禁发生直接碰撞,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门禁的使用寿命,且通过连接杆、连接槽、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设置,使防护框能够方便的进行拆卸,达到便于后期对门禁的维修保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墙体和防护框结构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文理学院,未经湖北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50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掺混料管及无残留掺混料仓
- 下一篇:一种烯糖化合物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