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固相萃取和比率荧光传感检测食品中组胺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3280.7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1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薛长湖;曹云睿;徐杰;冯婷玉;姜晓明;李兆杰;马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萃取 比率 荧光 传感 检测 食品 组胺 方法 | ||
1.一种基于固相萃取和比率荧光传感检测食品中组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镧系元素掺杂的六方相上转换纳米颗粒,再利用聚丙烯酸进行表面配体交换制备亲水性上转换纳米颗粒,获得亲水性上转换纳米颗粒的水分散液;
(2)基于固相萃取法对食品样品中的组胺进行分离得到待测溶液;
(3)将偶氮试剂甲液和偶氮试剂乙液混合;然后将待测溶液、亲水性上转换纳米颗粒水分散液、混合的偶氮试剂和Na2CO3溶液混合,使待测组胺与偶氮试剂充分反应产生有色的重氮偶联产物;
(4)基于荧光内滤效应,根据比率荧光变化进行快速定量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1-1)上转换纳米颗粒制备:以镧系元素氯化物为原料,油酸为配体,油酸、1-十八烯混合液为溶剂,在惰性气体保护、加热条件下剧烈搅拌至获得透明均一的溶液,冷却至不高于60℃;加入含有NaOH和NH4F的甲醇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剧烈搅拌反应10-90min,除去甲醇后快速升温至250℃以上反应30-240min,冷却至室温,经分离、洗涤、干燥获得六方相上转换纳米颗粒;
(1-2)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以聚丙烯酸为交换配体,一缩二乙二醇为溶剂,在惰性气体保护、加热条件下剧烈搅拌溶解获得透明均一的溶液,将步骤(1-1)上转换纳米颗粒的有机分散剂注入体系,继续升温至200-250℃,剧烈搅拌30-120min,冷却、分离、洗涤、干燥获得亲水性上转换纳米颗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1)中镧系元素氯化物包括YCl3、GdCl3、YbCl3、TmCl3、NdCl3、ErCl3、TmCl3、HoCl3或其水合物中的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固相萃取使用强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为:取食品样品,加入三氯乙酸溶液,样品均质后调pH,离心保留上清,将上清加至活化的强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上,然后淋洗固相萃取小柱,最后将组胺洗脱并收集。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上柱样品液的pH不小于8。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淋洗液pH不小于8。
8.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组胺洗脱液pH不大于6。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偶氮试剂甲液、乙液分别为1-10g/L的对硝基苯胺溶液和10-20g/L的亚硝酸钠溶液,两者混合比例为1:1~10;Na2CO3溶液浓度为50-200g/L,亲水性上转换纳米颗粒分散液浓度为0.1-5mg/mL,并且待测液、Na2CO3溶液、亲水性上转换纳米颗粒分散液和混合的偶氮试剂体积比为1:1~5:2~4:2~6,反应时间为5-60min。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利用荧光内滤效应实现光学信号的转换和放大,比率荧光信号为490-580nm范围内发射峰值与640-780nm范围内发射峰值的比值作为比率荧光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未经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328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类茉莉花香气化合物及栀子花香型香
- 下一篇:多轴智能调距攻钻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