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热溶槽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93073.1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2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封东霞;张昕伟;董安冉;周强;赵海涛;侯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B01D36/00 |
代理公司: | 昆明隆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20 | 代理人: | 龙燕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热溶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热溶槽,包括槽体,槽体顶部的两端分别设有浸取物加入口和热水加入口,浸取物加入口和热水加入口底部均安装有同心筛网,同心筛网底部设置有斜板增浓机构;槽体内安装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位于槽体的中心;槽体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排出颗粒刮板,且开设有用于排出固体废渣的废渣出口。本发明的浸取物在螺杆推进器中与水相溶分解,将固体物质中溶于水中的物质提取出来,形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固体废去物由螺杆推进器送到槽体的尾部自动排出,从而实现对萃取液的充分萃取;同心筛网下部设置有斜板增浓机构,能够让细小颗粒由底部废渣出口排出,且在萃取过程可调整传动机构以保证各种萃取物的萃取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溶槽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热溶槽。
背景技术
固-液萃取,也叫浸取,用溶剂分离固体混合物中的组分,如用水浸取甜菜中的糖类;用酒精浸取黄豆中的豆油以提高油产量;用水从中药中浸取有效成分以制取流浸膏叫“渗沥”或“浸沥”。
浸取是应用溶剂将固体原料中的可溶组分提取出来的单元过程。进行浸取的原料是溶质与不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其中溶质是可溶组分,而不将面体称为载体或惰性物质。用溶剂浸渍固体混合物以分离可溶组分及残渣的单元操作。又称固液萃取。浸取所处理的物料,有天然的或经火法处理的矿物,也有生物物质,如植物的根、茎、叶、种子等。浸取可分为物理浸取、化学浸取和细菌浸取。物理浸取是单纯的溶质溶解过程,所用的溶剂有水、醇或其他有机溶剂。化学浸取用于处理矿物,常用酸、碱及一些盐类的水溶液,通过化学反应,将某些组分溶出。
细菌浸取用于处理某些硫化金属矿,靠细菌的氧化作用,将难溶的硫化物转变为易溶的硫酸盐而转入浸出液中。原有淬取槽,如硫化锶、硫化钠淬取过程,以前多数都用浸取框将其放入槽中淬取出硫化锶、硫化钠等溶液,费工、费时、且工艺复杂、对萃取液的萃取不充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热溶槽,解决了现有淬取槽工艺复杂且萃取不充分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自动热溶槽,包括热水加入口2、浸取物加入口11、槽体16、刮板18、混合箱19,所述槽体16顶部设有混合箱19,混合箱19为中空的柱状结构,混合箱19的两端分别设有浸取物加入口11和热水加入口2,所述混合箱19底部安装有同心筛网14,所述同心筛网14下方设置有斜板增浓机构。
所述槽体16内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位于所述槽体16的中心,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5和促溶电机1,所述传动轴5穿出槽体16的一端通过螺杆推进器15与促溶电机1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5上安装有搅拌器10。当浸取物和水溶液混合后,通过搅拌器10和促溶电机1能够加快浸取物的溶解,再通过螺杆推进器15推动融合的溶液进入槽体内部。
所述槽体16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排出颗粒的刮板18,刮板18固定在传动轴5上,与传动轴5一起转动,所述槽体16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排出固体废渣的废渣出口20,刮板18用于刮出细小颗粒,废渣出口20用于排出固体废渣。
本实施例所述斜板增浓机构包括若干个斜板6,斜板6为矩形,呈螺旋状排列并固定在槽体16内部,用于过滤浸取物中的细小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槽体16的底部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排出热溶液的热溶液出口7,热溶液出口7用于排出热溶液,所述槽体16与热溶液出口7对立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用于第一除渣器8和第二除渣器9的穿出。
进一步地,所述同心筛网14上安装有两个第一除渣器8,两个第一除渣器8分别置于混合箱的两侧,所述第一除渣器8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一除渣电机3电连接,从而通过第一废渣口12排出混合的溶液内的废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除渣器8上穿过第一通孔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废渣口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30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采煤结构
- 下一篇:一种微孔曝气软管曝气池的换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