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驱动跟踪平台的自适应摩擦补偿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2888.8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8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寅;周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王月松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跟踪 平台 自适应 摩擦 补偿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双驱动跟踪平台的自适应摩擦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双驱动跟踪平台的动力学模型;
根据所述动力学模型得到比所述双驱动跟踪平台维数低的渐近稳定的目标系统;
根据所述目标系统确定所述目标系统中浸入映射;
根据所述目标系统中浸入映射得到隐式流形;
根据所述隐式流形得到控制律;所述控制律用于使动态轨迹在所述目标系统中浸入映射下的像保持不变吸引流形,还用于使所述动态轨迹有界;所述动态轨迹为所述双驱动跟踪平台在所述控制律作用下的动态轨迹;
建立双驱动跟踪平台非线性摩擦的LuGre摩擦模型;
利用所述控制律对所述LuGre摩擦模型进行自适应摩擦补偿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跟踪平台的自适应摩擦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学模型表示为:
U=M22Y2+2M1M2Y2+I1(M1+M2)
式中,X1为第一电机的位移量;X2为第二电机的位移量;所述第一电机为双驱动跟踪平台中第一导轨配备的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为双驱动跟踪平台中第二导轨配备的电机;M1为双驱动跟踪平台中横梁的质量;M2为所述横梁上滑块的质量;L为所述横梁的长度;Y为所述滑块的重心到所述横梁的重心的距离;I1为所述横梁的转动惯量;f(v)为双驱动跟踪平台非线性摩擦的函数形式;μ为双驱动跟踪平台中接触面间宏观下的粘滞摩擦系数;M为惯量矩阵;U为矩阵惯量矩阵M的系数的倒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驱动跟踪平台的自适应摩擦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系统表示为:
式中,ξ1为目标系统中的一点;x为目标系统表达式中的未知数;λ为正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驱动跟踪平台的自适应摩擦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入映射表示为:
式中,β1为目标系统中一点的浸入映射;β2为目标系统的浸入映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驱动跟踪平台的自适应摩擦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律表示为:
式中,F1为所述第一电机作用在所述第一导轨的力;K0为1;χ为常数,χ∈[0.5,1];Δx为双驱动跟踪平台跟踪误差,Δx=x1-x;θ11为惯量矩阵第一行第一列;η为任意大于零的常数;k为大于零的正系数;x1表示所述第一导轨的位移量;x3表示所述第一导轨的运行速度;z表示摩擦补偿控制器中未知参数估计误差;θm表示双驱动跟踪平台面临m个不确定参数情形下,在期望位置处仍具有全局渐近平衡稳定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驱动跟踪平台的自适应摩擦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式流形表示为:
Q={x|π(x)=x3-β3=0}
式中,Q表示隐式流形;π(x)为隐式流形表达式;β3为在隐式流形上的一个映射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288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向分布式CT文件传输的调度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 下一篇:一种搬运装置